中国的超级稻计划启动于1996年,这年4月,沈阳农业大学杨守仁教授等给国务院写信,建议开展中国超级稻研究,获国务院领导批示。此前的倡导者是福建农林大学的杨仁崔,杨1995年在国际水稻所进修期间得知超级稻概念,即向政府提出立项。1996年6月,农业部在沈阳农业大学主持召开“中国超级稻研讨论证会”,标志中国超级稻研究正式立项。
超级稻的概念最早是日本在1981年提出的。之后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展了超高产育种研究,确定的目标是比现有高产品种增产20%,或绝对生产潜力达到13-15吨/公顷。
1990年代初,国际水稻研究所利用包括中国“沈农366”在内的粳稻种子资源作为骨干亲本,选育出新品系,1994年试种获得了粳稻超高产,媒体称为“超级稻”,英文名称为SuperRice。
“沈农366”在沈阳发现,杨守仁有着研究它的便利。1996年,杨守仁带领学生陈温福等率先育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直立大穗型超级稻“沈农265”,连续3年百亩连片试种测产达到了800公斤以上,创造了寒地水稻大面积超高产的世界纪录。
1998年7月,袁隆平向朱镕基总理提交《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建议书,国务院拨出1000万元总理基金专款支持该项目。袁隆平担任了新挂牌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在总理基金的支持下,成立了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江苏农科院、辽宁农科院和广东农科院组成的攻关协作组。五地育种领军人物,在农业科技界被人称为“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南帝”指进行水稻矮化育种研究的广东黄耀祥;“北丐”是研究北方粳稻超级稻的杨守仁;“东邪”为培育“汕优63”解决了第一代杂交稻不抗稻瘟病问题和至今推广面积最大的福建谢华安;四川周开达被称“西毒”,而袁隆平是领军的“中神通”。
在超级稻科研领域,杨守仁率领的沈阳农业大学团队与湖南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中国水稻研究所并列为三支大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杨守仁是江苏丹阳人,193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48年赴美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2005年,杨守仁病逝,享年93岁,陈温福继承衣钵,成为东北种业领军人物。与杨同时提出超级稻立项的杨仁崔亦已去世。(作者系凤凰周刊记者)[《农财宝典》授权中国种业商务网独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