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引进台湾甜玉米引 “种”也要引“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05  来源:人民政协网  浏览次数:138
 

  鲜亮甜软的煮玉米,一直是孩子和不少女性喜爱的小零食。眼下,虽然已是冬季,但是,在厦门的大街小巷里却随处可以看到小车大盆里放着一棒棒粘连苞叶,冒着热气的煮玉米,一股甜津津的香味四下弥漫,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我卖的这些可不是普通的玉米,都是台湾的甜玉米,是我去年秋天在老家泉州种植出来的。”在厦门大学旁边的公交车站附近,头戴灰色针织帽的林大叔一边招呼顾客一边和记者聊着。

  台湾甜玉米甜透大陆农民心

  “这种甜玉米看上去与普通玉米没有什么不同,不过,你尝一口,就会发现它的奇妙了。”说着话,林大叔拿出一棒玉米递给了记者。接过林大叔的玉米,记者仔细看了一下,这种甜玉米不管从大小还是形状,似乎都很正常,只有颗粒呈现黄白双色。但是,当记者咬了一口之后,味道和感觉果然不一样,脆嫩香甜,甘甜多汁,一股水果的清香味道。据林大叔介绍,这种甜玉米叫“甜心格”双色水果玉米,2011年由福建泉州市农科所与台湾光彩促进会合作,率先在大陆引进试种,经引种试验春秋两季均获得好评。

  “我是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甜心格’水果玉米推介会,才知道市面上竟然有这种玉米,听两岸的专家介绍后,我就心动了,去年在老家试种了3亩。”林大叔对记者说,“没想到,还真像专家们介绍的那样,这种玉米成熟期只有70天左右,比普通玉米‘早熟’。它们的果穗长、形状好、甜度高,生长强势,抗倒伏,抗病虫能力也强。更重要的是,种植这种玉米每亩能增收1000多元,一年可以种两季。今年我打算多种一些。”

  “玉米做粮食1公斤也就卖1.5元,如果作为休闲食品的话,1公斤可以达到3元。”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卢和顶表示,普通玉米淀粉含量比较高不能直接生吃,但是“甜心格”水果玉米淀粉含量几乎为零,糖分含量却高达15%,市场前景广阔。

  据记者了解,除了泉州之外,目前在福建福州市、厦门市、武平县,湖北荆门市以及广东汕头市以及重庆、天津、山西等大陆多个省市也都试种了这种玉米,并在北京、上海等地热销。

  大陆甜玉米产业现状薄弱

  “正是看中‘甜心格’水果玉米具有高的经济效益,泉州农业部门于2011年初向台湾引进了这种玉米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卢和顶对记者说。

  据卢和顶介绍,“甜心格”水果玉米在台湾也叫超甜玉米,它与大陆一些地方引种的美国甜玉米以及大陆农业科研机构培植的甜玉米不同,采摘后无需蒸煮即可生吃。“我们作物所曾用自己选育的甜玉米品种‘闽甜208’与水果玉米做对照,在甜度、抗虫害等方面真是比不上。”

  “玉米是台湾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之一,从1970年开始,台湾先后培育出了多个超甜玉米新品种,‘甜心格’是其中之一。”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林克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些年来,因应WTO,台湾开始大力推广超甜玉米,目前超甜玉米栽培面积大约在20000公顷,“超甜玉米已成为台湾的高经济作物”。

  “与台湾相比,大陆的超甜玉米产业起步要晚一些。”林克显表示,大陆在超甜玉米推广方面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大陆由于开展超甜玉米育种工作时间较短,因此,在品种上存在着果穗和籽粒品质差、熟性晚、商品性差,加工利用率低等缺点,引种美欧等地的品种,虽然品质好,熟性也早,但是种子价格昂贵,不能大面积种植。”林克显对记者说。

  随着两岸农业交流的不断深入,台湾的超甜玉米逐渐进入了大陆农民的视野,并首先在福建的一些农村引种。“与美欧等地的种子相比,台湾的种子无论在产量、抗性,还是品质方面都有优势。经过近两年的试种,最终在去年发现厦门同安区是最佳的种植场地,两岸业者才决定推广产业化发展。”林克显说。

  种子与种植要结合

  据了解,日前,厦门三秀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台湾云林满华农业开发公司签订协议,将通过协作,共同在大陆推广生产销售“甜心格”水果玉米。

  “这是两岸农作物产供销的首例合作项目,引进台湾优良品种,不仅仅只考虑降低生产成本,好的品种也要有好的种植方法。”卢和顶表示,在种子品质、种植条件、种植工序相同的情况下,合理的种植方式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例如,秋季种植‘甜心格’水果玉米采用密植留单穗的种植方式有助于提高水果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两岸农业合作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林克显表示,大陆目前在超甜玉米生产上缺乏高产优质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和产业配套技术,通过与台湾农业人员的合作,大陆农业科研机构以及农业人员不仅可以为大陆民众推介更多的台湾优良品种,还能把最适宜的种植方法同步推广。“台湾种子和台湾种植模式同时在大陆落地了,这样出来的效果会更加丰硕。”

  对此,台湾问题专家高先生也指出,现在大陆引进了不少台湾的优良品种,但缺乏在大陆的成果报道,这表明,在引种科研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引导农民认识和选用新品种、新技术,才能让更多的民众真正受益。”(来源:人民政协网)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