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农村的“小人物”,没有显赫的身份,平凡普通。但他们的辛勤劳作、默默付出,支撑起13亿中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新年伊始,我们将目光聚焦这些“小人物”,通过一封封言语朴实、饱含热度的来信,走进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新年期盼,感悟未来“三农”发展的脉动。
编者
种粮
农民
让种地多挣钱有奔头
2013年:
您好!
我今年51岁,是个地道的庄稼汉,已经种了大半辈子地。2007年,正好村集体的一部分闲散地公开招标,就以每亩280块钱的价格拿下了56亩,承包期为10年。
我家里有3个孩子,1个闺女已经出嫁了, 两个儿子1个在青岛打工,1个在家里帮我种地。别看地多人少,可种起来却比以前省劲,真忙活的时候没几天。一年到头,除了施肥需要自己干,其余的活都是请人、雇机械。村里买了机器的车把式多得是,找起来也很方便。
现在种粮没有啥负担。国家的政策这么好,种粮食有补贴、买农机有补贴,政府也挺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俺包的地离着幸福河的两个分支河道很近,镇上隔2年就清回淤,浇起来也省心。排水也没问题,虽说去年下了几场大雨,可俺家的小麦没受多大影响。
这两年总体来说风调雨顺,2012年又是个丰收年。一亩地种两季,小麦和玉米加起来有2200多斤。粮食收了俺从来不存着,运回家就卖给粮库或者粮贩子,价格也还不错。
种粮食稳当,但这几年成本却涨得厉害。一亩地从旋地、播种、收割到秸秆还田,雇机械的钱加起来就得200多元,再算上种子、化肥、浇水和人工的钱,怎么着也得五六百块。而且这成本是年年都在涨。掐指头算起来,一亩地小麦和玉米两季,扣除成本后纯收入在1200块钱左右,这还不算俺们自家人的工钱。
这些年,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多,有好些地都闲了荒了。尤其是年轻的,没几个在家里呆着的。俺觉得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喜欢过城里人的日子,更重要的就是种地挣的钱还是少。虽说国家一亩地能给到140多块钱的补贴,但要是种个十亩八亩的,一年也就能落个万把块钱,比起到城里打工来还是少。这可是个大问题,得想办法赶紧解决,要不然等俺这辈人都老了,谁还来种这些地。
今年的天气不错,接连下了两场大雪。俗话说得好,“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看地里小麦的长势,明年准又是个丰收年。当了半辈子的农民,俺别的不指望,就盼着年年都能丰收,年年地里收的都有个好价钱,让农民种粮也能有奔头。老百姓要是能靠着土地吃饱饭、吃好饭,心里就有了底,也就没啥怕的了。
山东禹城市梁家镇杨信李社区 信明华
新生代
农民工
在城市扎根不容易
2013年: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湖南益阳的农民工,今年24岁,2006年来长沙打工,过去7年,我比同龄人付出了更多的劳动、精力,甚至是健康。
记得出来打工的头两年,因为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我只能找到一些卖体力的临时工作,不稳定、工资低,换工作成了家常便饭。两年下来,挣到的钱仅够养活自己,存钱似乎是一件遥远的事情。我感觉到了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意识到要是自己再不做出改变,往后的日子将会更加难熬。
2008年我进入了厨师行业,开始学习人生的第一门技术。虽然现在基本站稳了灶台,但也是经历了不少困难,付出了很多努力。在餐馆里,厨师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大家通常都不会把自己知道的做菜方法透露给同行,我又是新入行的外地人,没有师傅愿意手把手教我。为保住自己的“饭碗”,我平时就注意用眼睛多看、用嘴巴多尝、用双手多做、用脑袋多想,慢慢掌握了不同菜的做法。
就在我觉得几年努力没有白费、能渐渐在城市立足时,6个多月前的失业经历以及小孩的出生却又给了我当头一棒,让我明白:真正在城市扎下根,还需要承受更多的艰辛。
在长沙的许多餐馆里,厨房都是由厨师个人承包,店主只和负责承包的厨师签订劳动合同,其他打工的厨师都没有相应的保障制度,我每天的工作时长都在10个小时以上,每月的休息日不到3天,长时间站立以及长期接触高温、油烟、噪音使我患上了腰椎炎和呼吸道疾病,但是因为没有工伤和医疗保险,我在城里还是看不起病。
去年6月,我之前工作的餐馆因为经营不善倒闭,在拖欠我们两个月的工资后,餐馆老板跑了,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资也一直没能讨回来。现在,我的孩子刚出生才不到两个月,家里每个月的日常开支就增到3000多元,这让我入不敷出。所以,我只好晚上又去酒吧当临时调酒师给孩子赚奶粉钱,但两份长达17个小时的工作时长,身体有点吃不消,但是想想家庭责任,我只能咬咬牙挺住。
新一年又来了,像城里人一样,我也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计划。首先报名参加厨师培训班,跟老师傅多学几个拿手菜,然后凭专业实力换一家工资高、福利好的餐馆;其次给自己买一份商业保险,以防出现意外情况后没有救助保障;最后我希望有机会能跟几个同行合伙承包一家饭店或餐馆的厨房,自己做个小老板,让家里老婆、儿子生活过得更好。
湖南益阳安化县烟溪镇 夏志文
合作社
负责人
巴望政策再扶一把
2013年:
您好!
我是重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我所在的云阳县双土镇无量村,很多农民都在种梨,但常出现各家产梨质量不一、梨没成熟就急于卖掉的情况。人多力量大,为把树种得更好,把梨销得更多,2005年我们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这些年合作社发展很快,已覆盖云阳10多个乡镇,社里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涨幅达到了15%—20%。
尽管合作社发展的势头不错,但仍处在起步阶段,烦心事也不少。
首先是资金紧张。农户加入合作社时,以每亩地5元的标准缴纳了入社费,但单靠这些钱,难以维持日常运营和周转,到购买农资、收购销售的时候,更是捉襟见肘。在水果收购时,我们只能拿自己的钱先向农民垫付,要么就只能打白条。最近几年,县里一些合作社依托“三权抵押”,从银行贷出一些款项,但成功的不多,像我们合作社还从未能贷出一分钱。融资难,不仅使得我们资金周转不畅,而且基础设施也没钱改善。
再者是管理不够规范。虽然合作社成立了5人组成的理事会,但没有专门经费,大家积极性不高,不可能把管理落实到位。据我了解,云阳现在400多家合作社中,90%以上主要是理事长(牵头人)一个人在做管理。像我们合作社,10多个乡镇,每个镇平均几十户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要是真正管理到位,难度很大。
还有,就是技术扶持仍不够精细。近年来,合作社的农民和技术人员经常到县里、镇上参加农业培训,农业部门也经常到田间地头指导工作。但问题在于,这些培训大多比较笼统,像果树种植课只涉及基本操作,对我们的具体帮助不大。
但让人较为乐观的是,目前我们梨的销路还不错。我懂电脑,会上网,每年上半年就将信息在网上发布,吸引外地买家下订单,基本上没出现过滞销。
眼下,我们的合作社还是个幼小的婴儿,新的一年希望国家能再扶我们一把,送我们一程。首先,期盼国家能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像我们合作社在大山里面,修路建渠耗费很高,修一公里水泥路就要50万元,至今合作社的母本园也没能通上水泥路。我们希望能采取发动农户投工投劳、国家给予补贴的方式,早日把这路修通,并逐步改善其他设施。同时,做精做深技术扶持。这几年,合作社一直想再种些高档品种,获取高附加值,然而这些技术我们很难得到。希望国家通过培训,教给我们一些更加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技术技能,进一步提升农业效益。
重庆云阳大果水晶梨专业合作社 杨大可
(本版信件由卞民德、侯琳良、林洛頫、刘志强整理,所用照片均来自新华社和人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