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传统农业的成熟期多熟制农业形成发展时期
(南宋元明清:公元1127年—1911年)1127年金人攻破汴京(今开封),宋王室南迁,建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南北宋时期,契丹、党项、女真等游牧民族,在我国北方建立了辽、西夏、金等政权,他们与宋王朝长期对峙和战争,使得北方农业生产受到破坏,但是民族的融合又使得农耕技术向北方拓展。同时国家财政愈加依赖南方,人口大量南移,更加促进南方的开发,南宋时期我国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最终得以完成。随着作物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外来作物的不断引进,特别是明清时期美洲作物的引进推广,以及人口不断增加对粮食需求量的大量增加,使得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到清代达到了顶峰作物栽培多熟种植达到成熟。传统农业逐步形成以多熟制为中心的传统农业耕作制度。
(一)传统农业发展成熟期的作物品种与种类的变化
1.宋元时期主要栽培作物品种与种类的变化
宋代引进的“占城稻”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作物品种。占城稻原产占城国(今越南中南部),传人中国的时间史无记载,但北宋时期,福建已经开始种植,占城稻“耐水旱而成实早”,义有“不择地而生”的优点,是一种耐旱的早熟籼稻品种,其生育期约为110天,为推广双季稻、稻麦轮作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南宋以后,由于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北方的小麦在南方得到普及和推广,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宋代特别是南宋的稻麦轮作得到推广普及。于是水稻首次上升为全国首要的粮食作物,麦作也发展迅速,地位仅次于水稻。稻、麦地位的上升,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以粟、黍(特别是北方)为主食的饮食结构。
油菜在南宋时期成为南方重要的冬作物,因为油菜籽出油率高,是禾谷类作物的优良前作,而且“易种收多”,在南方经冬不死,与水稻搭配,形成水稻、油菜一年两熟耕作制。
宋代中棉的引进推广,改变了人们几千年来以麻(丝)为主的现象,这是我国衣被面料由麻为主转变成以棉为主的重要转折点。
2.明清时期作物引进及作物多样性发展
明清时期由于哥伦布1492年发现了美洲大陆,加上世界航运的兴起,美洲的一些农作物开始引入我国,形成我国作物国外引种史上第三高潮期,如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烟草、辣椒等20余种美洲作物相继传入我国,对改变传统种植结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改善人们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二)传统农业发展成熟期耕作栽培的主要特点
1.人口压力推动了以多熟制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
著名农业史专家万国鼎先生认为:“清初人口1亿多,乾隆初年超过2亿,乾隆末已近3亿,清末达4亿多”。人口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持续压力。明朝至清前中期(1368年—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也是清代粮食单产和总产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粮食增产的因素很多,清初以来的粮食增产当然不是单靠新的高产作物的引种,稻、麦等原有作物的多熟制在增产中所占比重可能还比较大些,但是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大量引进与广泛种植,同时在北方也形成普遍的两年三熟,必然也起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2.以多熟制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成熟
18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北方除了一年一熟的寒冷地区外,山东、河北及陕西关中地区已经较普遍实行两年三熟制,或者四年三熟制,这种农作制经过几十年的逐步完善,到19世纪前期已经定型。《农圃便览》反映的情况是:每年一季夏粮一季秋粮,隔年回种一季作物,逐步形成冬季休闲的两年三熟制。典型两年三熟制的轮作方式是:谷子(或玉米、高粱)—麦—豆类(或玉米、谷类、薯类)。南方地区多熟制也有较大发展,《农政全书》记载,明后期长江下游一带“凡高仰田町棉可稻者”,连种两年棉,再种一年稻;还有用麦和黄花苜蓿轮作的。据文献记载,当时比较流行的间作套种形式有:粮豆间作,粮菜间作,早晚稻套种,稻豆套种,麦棉套种,稻薯套种,稻蔗套种等。
明清时期突出表现在双季稻和三熟制存南方许多地区有较大发展。双季稻早稻一般采用生长期短,收获早的品种,遇到灾害有较大回旋余地。清代康熙时期,长江流域曾经广泛推广双季稻。随着双季稻的发展,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加上麦和油菜在南方的普及推广,逐步发展为麦稻稻,或者油菜稻稻等形式的三熟制。如万历《福州志》记载:“四月刈麦之后,乃种早晚两稻”;嘉靖安徽《太平县志》记载:“岁可三收,既获稻,乃艺菽,收菽种麦”;《广东新语》和《江南催耕课稻篇》记载有广东、广西三季连作稻;清代《抚郡农产考略》也有江西抚州地区常有双季稻后种麦、豆或蔬菜等三熟制。
(三)传统农业发展成熟期的重要农学著作
这一时期综合性农书的代表为《王祯农书》、《农政全书》与《授时通考》。元代的《王祯农书》(1313)在我国古代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兼论北方农业技术和南方农业技术;《农政全书》的撰著者为徐光启(1562年—1633年),编写时间是在天启五年(1625)至崇祯元年(1628)之间;《授时通考》是依据乾隆旨令由内廷阁臣集体汇编的一部大型农书,从编纂到刊印前后五年。
这三部农书既是中国长达4000年传统农业的结晶,又是对南宋至清800年来多熟制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农业的全面总结,可以说它既能体现出传统农业的特点与精髓,也同现代农业生产仍有一脉相通之处,承上启下有如“一个典型的里程碑”【7】,因此就其文献学上的地位,也自有得以传世并供人参阅的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