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著名小麦育种专家程顺和:"南方麦王"的富民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23  来源:扬州日报  浏览次数:266
 

荣获全省最高科技奖的程顺和院士说,“我一辈子的追求就是改良品种,让中国农民多增收、快致富。”

  

  程顺和(右)。资料图片  

  人物名片

  姓名:程顺和

  身份: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室主任、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

  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他,长期从事小麦品种选育研究,主持育成一批优质高产扬麦系列小麦新品种。他,实现了我国长江下游麦区第三、四、五、六次品种大面积更新换代,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南方麦王”。他,就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室主任程顺和院士。

  昨天上午,在2012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荣获江苏最高科技奖——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随着社会的发展,粮食安全的含义也在与时俱进。”程顺和说:“我们的小麦育种工作,过去的着眼点是‘高产、抗病’,现在更强调加上‘高效、环保、营养’,我们科研团队的管理水平、学术水平、技术水平都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让中国农民多增收、快致富。”

  对待科研:“高标准,严要求,赶潮流”

  多年来,程顺和一直抱着“高标准,严要求,赶潮流”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四十余年的科研工作中,他始终在小麦遗传改良工作的第一线,创新提出“不断提高育种材料基因库整体水平”、“鉴定抉择时综合性状协调点”、田间选种“前期看长势,后期看熟相,考种看籽粒”等一系列获得全国同行专家好评、行之有效的育种观点和方法。

  2005年,程顺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于程顺和而言,荣誉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鞭策。作为一名院士,他深知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他的目光必须更具前瞻性,视野必须更具全局性。

  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取得迅猛发展,程顺和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它们应用于传统育种,使后者提高效率取得突破。他提出构建“以广适高产育种为基础,滚动回交结合遗传标记的聚合育种为先导”的育种体系的思路,以广适、高产、优质(中筋、弱筋、淀粉品质等)、多抗(抗赤霉、白粉、纹枯、黄花叶等病害、高温逼熟、冻害等逆境)为目标,结合分子生化标记、双单倍体培养、转基因等新技术改良小麦品种。   

  对待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972年,程顺和被调到扬州农科所,专门从事小麦育种和栽培。育种是一项极其艰苦、繁重而周期又很长的工作,每年从秋播到夏收漫长的9个多月中,不管风吹雨打、烈日酷暑,都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在田里观察、记录、测试和对种子进行考察。程顺和说:“为了寻找小麦育种的突破点,当时我长年累月泡在试验田、温室和实验室里,每个生长周期都要在浩如烟海的小麦材料中观察记录、选择鉴定。”程顺和的同事回忆道:“那时候,到了小麦生长后期,他更是从早到晚工作在田间地头,甚至在购置新的住所时也将‘最靠近试验田’这一因素放在首位考虑,为的就是能方便常去田里转转。”

  程顺和先生经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参与和主持育成对我国粮食增产发挥重要作用且多次受到国家表彰的扬麦系列小麦品种18个。其中扬麦3号、4号分别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扬麦5号、扬麦158分别于1991年、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扬麦5号的育成,使小麦单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扬麦158的育成,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育种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难题……

  本报记者 聂超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