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农厅办〔2013〕57号
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全省种子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县(区)农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
现将《2013年全省种子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
2013年3月13日
附件:
2013年全省种子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按照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现代种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这一主线,以贯彻种子政策法规为保障,以增强品种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和供种保障能力为主攻方向,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提升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突出良种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确保不因种子的推广、供应和质量问题造成农业生产重大损失,壮大种子企业实力,进一步提升我省种子产业竞争能力。具体目标:满足农业生产的用种需求;种子质量合格率主要粮食作物达98%以上,蔬菜达90%以上;主要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7%以上,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3.2%以上,主要粮油作物优质专用率达81.5%以上。
主要任务:贯彻执行种子法规,加强种子行政管理和服务,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数量安全、品种安全和质量安全;提升良种推广能力,实施良种带动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对种子企业的扶持和服务,促进种子企业提升改革发展能力;落实种业发展优惠政策,制定《福建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十年规划》,努力加快现代种业发展步伐。
三、工作重点
(一)严格品种管理。一是提升品种审(认)定水平。根据国家新修订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适时修订《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规范品种审(认)工作,提高品种审(认)定标准。二是提升品种审(认)定的科学性。强化试验品种的DNA指纹图谱鉴定、转基因检测以及抗病性、抗逆性测定,提高品种试验水平。三是提升品种推广的安全性。加强对审定品种的后续监管,加大品种警示与退出力度,对没有提交标准样品的水稻、玉米审定品种,予以退出,扩大被警示和退出品种的宣传公告覆盖面,引导农民正确选用品种。
(二)规范种子生产秩序。一是改善基地管理模式。探索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企业专属的种子生产基地。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制种经纪人的监督管理,建立企业间基地“分区划片”制种的协调机制。二是打击无证生产行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种子生产的播插、收获季节组织执法管理人员进村下地,查实制种田的所属种子企业及其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办理情况,依法查处违法企业。三是加强种子生产过程的跟踪检查。深入田间地头检查隔离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种子质量保证措施是否有效,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从源头上保证种子质量上档达标。
(三)强化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一是履行种子质量监管责任。省及7个有资质的市级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检验能力,接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或委托,切实负起辖区内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的责任。二是开展种子质量专项检查活动。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省种子市场特点,大力开展春季、秋季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和冬季种子企业监督抽查活动,完成全年抽检120家(次)种子企业,600份样品的任务。三是做好杂交水稻品种纯度海南种植鉴定工作。适当调整海南种植鉴定方案,包括样品征集送达时间、种植时间合理安排、田块落实等,确保鉴定数据准确、及时、有效。四是加强粮食安全应急种子的质量跟踪检验工作,确保贮备种子的质量安全。
(四)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与服务。一是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根据种子政策法规的要求和《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办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通告》(2011年25号)的具体规定,严格审查,依法办证;同时,加强许可后的监督管理,确保持证企业常态保持资质条件。二是提升种子市场的执法管理实效。加强与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协作,形成执法合力,持之以恒地开展种子市场监督检查,严格商品种子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形成种子市场监管的高压态势。三是指导服务种子企业规范从业行为。对种子企业加强种子政策法规宣传和指导,通过组织开展种子政策法规学习培训活动、“送法入企”活动等宣传、教育、服务形式,提高种子企业把握政策法规的准确性和守法自律性,促进种子企业加快体制、机制和观念创新,增强种子质量意识,规范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维护种子市场秩序,构建和谐种子市场。
(五)加大良种开发推广力度。一是加强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进一步做好2012年确定的福鼎槟榔芋等12个地方特色农作物品种的提纯、扩繁与开发利用,继续筛选5-10个地方特色农作物品种进行保护与利用,做好品种的提纯与良种扩繁工作。二是优化良种示范推广。水稻在抓优质、抗病品种示范推广的基础上,突出适宜中低产田种植品种和适合再生稻低留桩品种的展示筛选;“旱作”在抓优质、专用品种示范推广的基础上,突出抗病、耐寒、抗倒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种的展示筛选;蔬菜在抓境外高效、特色品种示范推广的基础上,突出具本省自主知识产权蔬菜品种的展示筛选和地方特色蔬菜品种的保护改良与开发利用。三是加强省级良种示范展示基地建设。精选优质、专用、高产、多抗农作物新品种60个,建立省级新品种核心示范片6万亩,推广600万亩,建立省级展示点100个,展示后备品种2000个(次)。通过项目实施,辐射带动全省各级建立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示范片20万亩,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800万亩以上,建立展示点500个,展示后备品种10000个(次)。四是形成良种推广合力。加强种子管理部门上下联动,扩大展示示范覆盖面;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充分发挥种子企业在良种推广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做到良种良法一起推;加强产后的加工、销售服务,推动品种推广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积极开展现场考察观摩、品质鉴评活动,加大新品种宣传力度。
(六)扶持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2012年评选认定了2012-2013年度的1家“列入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和7家省级重点种子企业。要按照《福建省省级重点农作物种子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的要求和各种子企业《品种选育补贴资金项目建设初步设计》的专家评审结果,下达省级财政的品种选育补贴资金,促进种子企业完善育种条件,提高育种水平,增强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加强调研,完善制度,精心组织开展2014-2015年度省级重点种子企业的评选认定工作,继续扶持优势种子企业开展品种选育。
(七)进一步落实和实施促进种子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的优惠政策措施,包括:鼓励和推动科企联合开展水稻、蔬菜杂交品种选育攻关;支持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择优支持建立种子研发中心;扶持企业开展品种选育;支持企业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给予种子生产经营和兼并重组的税收优惠;种子生产、加工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贷款列入政策性贷款范畴等。要通过落实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省政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明确职能分工,确保政策落实、措施到位,力促优惠政策发挥最大效用。
(八)加强种子管理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加强种子质量监管的技术支持体系建设。推进省级种子标准样品库和分子检测室的项目建设,根据我省主栽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品种目录,征集完善在用品种标准样品。采取实地查看、检查记录、开展实验室间能力比对等方式,监督市级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技术能力保持、提高情况。二是加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认定与管理工作,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搞好种子生产基地的优势区域规划布局,改善种子生产条件,提高种子生产水平。三是加强省级公益性种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争取农业部种子工程建设项目,积极争取省发改委支持,建设一批省级公益性种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福建省农作物南繁育种基地及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试验鉴定站。四是建立种子生产供需监测预警体系。对杂交水稻和大宗蔬菜种子的生产面积、品种结构、价格波动、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监测与预警,为提高市场监管和供种保障能力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五是加强种业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种子政策法规的规定,按照种子管理机构提升种子质量监督能力,以及种子企业提升种子质量保障能力对种业人才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种子质检机构检验员和种子企业检验人员、加工技术人员、贮藏技术人员的考核和持证人员的复审工作。适时举办种子检验、加工、贮藏技术培训班,为加强种子管理和促进现代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九)继续抓好粮食安全应急种子储备工作。2013年全省仍按可供500万亩粮食作物播种的种子量进行分级储备,其中省级储备可供150万亩粮食作物播种的种子量,共储备290万公斤种子,其中杂交稻82万公斤(新储51.5万公斤)、常规稻172万公斤、玉米和大豆36万公斤。继续委托福清市种子管理站等17家单位承担省级种子储备任务。同时做好种子储备期间种子质量抽查和品种真实性检测,确保种子质量安全;进一步规范种子转商、采购程序,确保储备资金安全。同时,针对当前部分设区市和县(市、区)储备资金不能落实,导致储备任务难以完成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有新的突破。
(十)提升国有良种场的改革发展能力。多数国有良种场具有种业技术、耕地资源、地理位置等多种优势,要根据国有良种场的各自场部特点和优势,因场制宜,因场施扶,进一步加强扶持、指导与管理,促进改革、加快发展,使之成为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一是扶持建设成为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平台。通过展示设施大棚名优蔬菜新品种、地方高效果菜、台湾优良果菜新品种,推广农业“五新”,逐步成为农业“五新”信息实景宣传发布的主渠道。二是扶持建设成为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网点。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承担国家级、省级农作物品种试验的能力与水平,让更多有实力的国有良种场承担品种试验任务,增加国有良种场的品种试验网点密度。三是积极争取惠农惠场政策。争取支农强农项目落户国有良种场。积极沟通财政、社会保障、农业、国土等部门,重视良种场及场农工权益,使惠农惠场政策落实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