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小种子 大文章
【事件】 我省主要粮经作物自育品种占有率逐年增加,部分品种已走出国门;然而,“洋种子”正在大步进入,云南种业发展步履维艰。
【话题】 小小种子的背后,到底存有什么样的大故事?云南种业的前途与未来,道路又在何方?
云南出品 高产优种扬名四海
昆明晨农集团安宁蔬菜种植基地里,大白菜“迷你黄1号”碧绿油亮,长势喜人。这是我省自主选育的首个萝卜胞质不育小型结球白菜新品种。在多点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亩产净菜4980公斤,比日本品种“春月黄”增产364公斤。此品种的育成,在丰富我们的“菜篮子”之余,更为“云菜”打破省外国外种业垄断带来了一缕曙光。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云南主要粮经作物育种,得到了国家及省相关部门的持续支持,而创新机制培育新良种,更成为育种科技人员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近年来,云南特色优势粮经作物育种亮点频现,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蚕豆、油菜、甘蔗、茶叶、烟草等主要粮经作物的自育品种占有率逐年增加,部分品种还走出国门,在东南亚国家示范推广。其中,杂交玉米“云瑞88”创热带亚热带地区百亩平均亩产最高产纪录;“云瑞8号”成为我省首个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吨粮玉米品种;“云粳26号”被农业部列为2012年农业推广主导品种;两系杂交稻“云光14号”开创云南自育杂交稻走出国门先河;“滇杂”系列水稻成世界上唯一能在海拔2000米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粳稻品种;超级稻“楚粳28号”创百亩连片平均亩产世界纪录……
而在云烟、云花、云蔗、云薯这些叫响全国的“农业名片”的选种育种上,我省成绩同样可圈可点:烤烟种子供种占全国的75%以上;“云烟87”等自育品种成全国烟叶生产主栽品种;拥有知识产权的大宗鲜切花新品种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云蔗”系列品种为实现云南甘蔗从引进种为主向自育种为主的转变立下汗马功劳;云南红梨“云红梨3号”跻身国际高端果品市场;冬作马铃薯、彩色马铃薯选育领先全国……层出不穷的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的问世与推广,支撑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危机逼近 种业发展步履维艰
“广西玉米种子在加速美国化和转基因化,东北玉米种植基本沦陷,山东寿光蔬菜种子90%以上为外企控制。”打开网络,输入“种业殖民化”5个字,类似的事例与数据跃然眼前,让人触目惊心。
“洋种子”正在大肆进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而就云南来说,随着2009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始在云南兴建加工厂,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把目标瞄准了云南市场。来自“种业殖民”的威胁,在云南打造强大、自主种业之路上构筑了一道鸿沟。
“如果外国公司占领了我省主要粮经作物的种子市场,形成种业垄断,那么我们每用一粒种子都要向外国公司交纳高额专利费,我们的产业发展将失去主动权。”农科专家们不无忧虑。
一个现实是,在我省160余家种企中,没有1家注册资金规模达到农业部办证标准;全省杂交籼稻自给率约10%,马铃薯脱毒种所占比例约20%,蔬菜、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90%以上是外来品种;云南作物新品种不断涌现,但推广面积始终不大……这一连串严峻的数据,考问着云南种业的明天。
特殊地形地貌和生态条件形成了云南作物多样性异常丰富、多种产业共存、单一产业规模很小的农业现状,但也使云南种业难以“一种独大”,形成稳定的规模化生产。省农科院科研处处长申时全分析,目前大多数外国公司及国内种企多利用云南生态优势进行繁种及制种,或进行种子经营,但对云南种业的潜在威胁依然不容忽视。我省若丧失生物育种优势,种子市场有被逐步蚕食的可能。因此,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生物育种产业的良好机遇,加快云南育种产业发展刻不容缓。
寻求突破 科技创新应是关键
“谁控制了种子,谁就掌握了现代农业竞争的主动权。”申时全等专家认为,种是农业之根,如果没有强大自主的种业,农业将会处于被动局面。
“关键在产业,支撑在科技,引领在创新。”我省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从种上突破,加强科技创新是云南种业缩小差距、实现赶超发展的必然和现实选择。
“应对种业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持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专家们建议,应以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蔬菜、油菜、花生、甘蔗、花卉、蚕桑等云南主要和重要作物为重点,加强种质资源普查、搜集、保护、鉴定、深度评价和重要功能基因发掘,建设种质资源共享平台,支持种业的基础性公益研究,支持水稻、小麦、大豆等常规品种和马铃薯、甘蔗、果树、茶树等无性繁殖作物品种选育,全面提高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戴陆园研究员认为,利用较好的生态条件,集成资源加强科技攻关,云南选育优质高产、抗旱节水的绿色稻种大有可为。“云南属国家优质油菜优势产区,优先建设一批跨区域的早熟、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和油菜良种繁育基地,有助于油菜产业提质增效,保障我省食用油安全。”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根泽研究员建议。“打造云菜特色农产品,从‘种’上突破是关键。”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和江明研究员提出,应依托云南建立国家蔬菜改良中心云贵高原分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快选育能覆盖云贵、华中、西北高山蔬菜产区的蔬菜品种,破解云南长期缺乏蔬菜新品种的困局,减少对国外种子的依赖,实现云菜可持续发展。
追赶世界前沿技术,加快现代种业崛起,以育种成果升级换代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云南种业决不能有丝毫懈怠。
陈云芬(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