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优势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28万亩,产种6万吨左右,实现产值20亿元,制种农户同比大田生产增收1.5亿元以上;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种业创新人才队伍,育成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0个左右;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种子合格率达92%以上;
◆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企业,积极推进种业企业上市。
确保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面积同比地市州居全国第一,确保农业科技创新育种能力在全省领先,确保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同比地市州占全国第一,确保种子监管服务能力在全省名列前茅——
近日,绵阳市为加快推进本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建设 “西南种业高地”,全面提升本市种业发展水平,实现农作物种子生产大市向强市跨越,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结合本市种业发展资源优势,制定并发布2013年“西南种业高地”建设工作方案。
大布局 强化品牌与创新
为加快提升供种保障能力,绵阳市率先对全市种业发展进行规划布局。科学规划基地布局。创新种业基地运行机制。积极争取项目对本市种业发展的投入,切实抓好现有“四川省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的实施。做好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的申报工作。积极开展良繁基地保险试点工作。做好制种大县财政补贴申报工作,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科学划定产业发展区域,明确产业发展目标。
在此基础上大力支持优势种子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提高企业注册资金、固定资产、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等市场准入条件,优化企业结构,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内外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强化种业品牌战略意识,塑造企业文化、创新营销理念、打造企业亮点,积极争创 “四川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
从今年起,绵阳市将进一步明确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创建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建立以种子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同时建立良好地运行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以多种方式参与种业企业的商业化育种和制种技术研发工作,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建立科研单位、企业和科研人员多方共赢的可商业化成果的转化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利用。
重管理 提升“绵种”辐射力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物质载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粮食安全的实践中,种子行业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为此,绵阳市致力于提升种业市场监管及服务能力。从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强化品种权执法,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品种权人合法权益以及加大市场检查和企业抽查力度,加强品种真实性检测着手,强化市场建设,促进绵阳种子市场向市场规范化,管理法制化,竞争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同时规划建设面向全国,建设成为设施先进、配套功能完善、规模适当超前的农作物种子交易综合市场。为建设“西南种业高地”消除市场交易“瓶颈”,增强“绵种”营销扩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