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一粒种子从播种到收获,离不开科学的施肥、打药,更离不开精心的管理。然而,即使是这样,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种植条件的变化,一些作物的病虫害越来越难防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对此,农民们束手无策。
“现在,小麦的病种在变,市场在变,种植条件也在变,小麦要获得丰收,必须在品种改良上下工夫。这些年,我们中国的小麦育种团队改变了传统的育种理念,通过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开展穿梭育种合作,培育出了一系列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中虎对记者如是说。
那么,什么是穿梭育种?所谓穿梭育种,就是在不同的生态地区间有计划地组织育种材料的交流、种植和选择,是一种育种方法。何中虎向记者介绍说:“具体来说,我们从国外引进品种,将中国的品种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具有抗病性的小麦良种。”
四川是我国南方小麦的主产区,也是小麦锈病生理小种多变区,在当地农民的记忆里,许多本地小麦品种都因为新的条锈病小种的出现,丧失了抗性而被淘汰。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四川的农业科学家们将从国外引进种质的抗条锈病、优质等特性与四川本土的小麦品种的矮秆、抗倒、早熟、多花等优良综合农艺性状相结合,成功地选育出以“川麦30”和“川麦42”为代表的系列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自198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科学家便在四川、江苏、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小麦产区开展穿梭育种研究。多年来,正是通过穿梭育种,中国的小麦育种专家利用国外的优良种质对我国的小麦品质、抗条锈和产量进行改良,实现优势互补,培育出了多种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在小麦主产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多年来,何中虎率领的中国小麦研究科研团队通过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合作,共育成小麦品种260个,累计推广面积达6.5亿亩。其中,“邯6172”、“济麦19”、“绵农4号”、“克丰6号”和“宁春4号”等小麦品种分别成为黄淮地区、四川、黑龙江和西北春麦区的主栽品种,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除了为中国的农民培育出高产抗病的小麦品种,保障小麦安全,穿梭育种也为全世界有效防止小麦新病害做了技术储备。2007年,国外科学家发现1998年首先出现在非洲的小麦秆锈病新小种Ug99已飘到中东,这一小麦“癌症”,正在威胁亚洲广大小麦种植地区,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向世界发出警告。这一紧急情况引起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目前,中外的农业科学家已对几千份小种品种在非洲进行鉴定,通过穿梭育种筛选出16份具有中等抗性的小麦品种,为有效预防小麦秆锈病Ug99做好技术贮备。
“穿梭育种,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视角,也提高了小麦育种的效率,使我们培育出了小麦高产抗病品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通过穿梭育种,改进小麦的品质,培育出更多抗击小麦病害的良种。”何中虎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