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寨种子” 黔西坑农
真假包装,细节常人难以发现
核心提示
今年春耕接近收尾,黔西县林泉镇部分村寨的农户反倒忙了起来:开始刨出地里已种下的“假包谷”,重新播种。一些农户说,自去年起,“高仿”包谷种悄然在黔西各个乡镇暗中兜售。
当地种子公司估计,今年,此类无明确来源的种子已达近百吨,涉及7万余亩耕地的包谷,或将在今年秋收时面临产量“缩水”风险。
扶不起的“包谷”
黔西县林泉镇老增坪村一组,村民冯家贵一边刨“假包谷”,一边责怪妻子贪便宜。
冯家贵说,去年春耕时,他从镇里的种子贩手里,以35元的价格买了7包共计14斤的种子。3月到9月期间,包谷倒是长得高,不过遇天干,太阳稍微“毒辣”点,包谷叶就蔫了,追加施肥也不顶用;到秋收时,虽然一株苞谷杆也能结下一两个苞谷,但个头明显比邻居家的小很多,且苞谷粒也小。
“同样的品牌,亩产要少500多斤。送去收购站,比邻居少了1400多元。”冯家贵说。
事后,冯家贵询问邻居,被告知他可能买到了“假种子”。今年正月,他和邻居一起到种子公司挂牌的站点进货,但妻子却从一些摊点买种子,价格便宜一半。
据了解,林泉镇老增坪村一组100多户村民,以往,平均每户每年都能收成万余斤包谷。村民估计,2012年,产量“缩水”近30%。
种子“随处可买”
村民说,春耕时节,林泉镇街上售卖种子的店铺不少,甚至包括一些小吃店、服装店,也在售卖。
记者在当地4、5家店铺里看到,销售的种子品种很多,包装也是五花八门。一位老板听闻记者要大量进货,店老板打了一通电话后表示,要等一段时间。
“这些种子进货渠道是在本地?听说种子销售是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记者表示疑问。这位老板点了支烟后说,现在农民不管这些,只要价格低就好卖。
当记者以40元买下一袋包谷种向店主索要购买凭证时,他让记者放心,并称种子肯定没问题,出了事直接来找他就行。在另几家店铺,店主同样拒绝了索票要求。对于种子的来源,有店主说,本地有厂家在生产,但大多数进货渠道在外省,但拒绝透露供货商详情。
新种子刚上市 “高仿”就出来
据了解,种子销售除应具备工商许可,农业部门备案外,销售商还必须出具相关售卖凭证。
在林泉镇,四川一家公司销售的包谷种在当地很畅销,该款产品已在贵州省农业委员会登记。该公司黔西经销商潘先生说,自去年春耕起,公司调查发现,市场上就出现大量冒充该公司这一品种的现象,“几乎每一批次产品上市,高仿的‘山寨’货便会出来。”
潘先生说,真假产品外观几乎相同,但在防伪标识、包装图示等方面有细微差别,“常人根本无法辨别。”这类“山寨”货,大部分直接用包谷籽当种子卖,肯定种不出合格的果实。另外,“山寨”产品的生产成本极低,且其科技含量未经过农业专家论证,一些不法商贩牟取暴利的同时,会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
林泉镇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秀江则说,他在乡镇观察发现,不少兜售“山寨”种子的店主一般会问顾客,若需要正规渠道进货的包谷种,会拿出相应产品;若想便宜买进,店主则会拿出另一种“一模一样”的产品,但都不开具售卖凭证。
农户“讨说法” 面临取证难
据了解,今年4月3日,贵州省农委曾委派省种子站执法总队在黔西调查时,当天就在黔西县锦星乡查处了一起非法售卖“不明进货渠道农资种子”的案例,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据贵州省种子站统计,2012年,发生在黔西县的问题种子案例就有20余起,依照相关法规,对当事人作出1000元罚款处理。
据一家种子公司人士在今年1月至今的调查统计,目前,存在于黔西县26个乡镇的各类种子售卖点均有一定程度此类“山寨”种子销售,数量已达100吨左右,“如果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将涉及7万余亩土地。”
在该公司人士提供的一份暗访视频中,一个细节引人注意:不少销售问题种子的商户见到调查人员,纷纷将问题产品收起。对此,贵州省农委种子站副站长冯世义表示,这种现象令执法人员往往取证困难,“违法售卖藏身边远乡镇,不易监管。”另外,部分农户贪图便宜,买回问题种子后要到秋收时才能察觉异样,到农户们返回“讨说法”,由于没有购买凭证,商贩大多“不认账”。此外,冯世义说,也不排除另一种情况,在品种繁多的种子市场上,部分公司为达利益目的,会采取手段打压竞争对手。
目前,包括林泉镇在内,已有不少乡镇通过展板展示和流动宣传等形式,向农户普及科技种植知识,避免农户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