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措春耕资金600亿 ■储备早熟种子475万公斤■解冻散墒活雪6000万亩 ■挖排水沟购排水设备
今春气温低、回暖晚,我省春耕将比往年推迟7天至15天。日前,省农委组织9个由厅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分赴13个市(地)推动各项抗灾保春耕措施落实。
卫星遥感监测
6成面积被积雪覆盖
记者从省气象部门了解到,去冬今春,我省呈现低温多雪状况,从去年9月1日至11月1日,降雨次数达到20次以上的县(市、区)有46个,降雨量在120毫米以上的县(市、区)有60个。入冬后,全省多次普降暴雪。据统计数字显示,3月全省平均最大积雪深度28.2厘米,是1961年以来历史第一位。进入4月,我省气温仍普遍偏低,部分地区持续多雪。4月上旬全省的平均气温仅为-0.5℃,比历年同期偏低3.7℃。而比较平均降水量,哈尔滨东部部分县(市)、牡丹江、三江平原东部和南部,则比历年同期多1至2成。全省4月旬平均降水量为4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近3成,比去年同期偏多7倍。截止2013年4月10日,全省冬季平均降水量为70.2毫米,为1961年以来最大。
根据近期卫星遥感监测结果,除去云下及林下积雪不明外,我省境内积雪覆盖面积为36.8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5.89%。全省大部分农区仍存较大积雪,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积雪将逐渐融化,我省东部大部地区、黑河部分地区和中西部低洼地块等可能出现内涝。
我省春耕将比往年
推迟7天到15天
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4月上旬我省各地气温普遍偏低,降水东部偏多、西部偏少,对土壤解冻、地温回升及涝区排涝散墒不利。截止到4月上旬,全省土壤偏湿面积达到7936万亩。其中,较重面积4809万亩,明水面积1136万亩,我省中东部地区春季内涝形势严峻。另外,3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为-8.7℃,比历年同期偏低3.7℃,气温低、回暖慢,影响了积雪融化和耕层解冻。受当前春涝、低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省春耕将比往年推迟7天至15天。
降水多使得我省今年的春耕面临严峻考验。据专家介绍,今春形成春涝主要由于去年秋季降水量较多,土壤含水量也较多,土壤充分含水后封冻,加上冬季降雪量多,使土壤水分增加,导致湿封地。同时省内明水地块多,冬天降雪量又为1961年来最大。这些不利因素的叠加,使我省今年的涝情呈现面积大、程度重、秋涝连春涝的特点。今春受涝类型主要为农田渍涝,俗称“哑巴涝”,多位于低洼易涝地块,积水难以排出。
依据3月28日气象部门提供的0-10厘米土壤墒情结果,全省有60个市县(全省有68个县市)土壤含水率在90%以上,处于偏涝状态。涝情较重的有农垦总局、哈尔滨市、佳木斯市、绥化市和鹤岗市。从实地调查和各地预测的受涝情况看,我省中东部涝情要重于西部,旱田区受涝情况要重于水田区。
省农委
筹600亿春耕资金
面对今年严峻春播形势,我省制定“抢农时、保春种、夺丰收”各项关键措施。对积雪厚地块,积极组织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带头采用链轨、铁轨和重耙耢雪,加快了积雪融化,促进了解冻散墒。
据省农委相关人士介绍,为了做好春耕前期工作,今年全省春耕资金基本筹措到位,总量突破6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以上。种子、化肥、柴油等物资货源充足,各类农机具于3月中旬检修完毕,水稻育秧扣棚全面完成,800个水稻智能化催芽基地浸种催芽已经启动。
省农委组织9个由厅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正在督导春耕生产,带动全省3万多名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春耕生产一线,帮助基层和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按作物、分区域成立技术指导组,包乡、包村、包户、包地块,为农民抗灾保种提供全程生产技术服务,推进各项抗灾保种措施落实。力争4月25日结束水稻育苗,5月15日结束大田播种,5月25日结束水稻插秧,把各种农作物都种在丰产期。
种子部门:
储备早熟种子
475万公斤
我省种子部门已提前储备早熟救灾玉米、大豆种子475万公斤,保证涝情严重、播期拖后地块更换种子需求,并采取晚播密植栽培技术,确保粮食产量不减少、品质不降低。
水利部门:
挖排水沟购排水设备
省水利部门将开挖疏通排水沟道,购置配套排水设备,抢修排涝泵站和田间排水建筑物以防春涝、保春耕。
为确保我省春耕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省水利厅以虎林市除涝工作预案为蓝本,下发了编制除涝工作预案的通知,并编制了除涝工作技术指南。加快除涝工程建设进度。截至3月31日,全省累计投入人工7.79万工日,出动机车25366个台班,清淤沟渠8770公里,修复构造物290座,改善受涝面积364万亩。
□记者王东左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