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兴农网4月17日讯“清明时节雨纷纷”,进入4月以来,四川省大部农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水,使全省持续了近三个多月的“冬干连春旱”得到了较为有效的缓解。专家提示,后期仍需积极做好各项蓄水保水、科学用水的抗旱工作。
但是从当地实地调研情况看,前期盆中、盆西北重旱区,虽然旱情有所缓解,但小春减产几乎已成定局,无法挽回;而盆东北农区,自入春以来整体旱情偏轻,其小春作物基本能实现稳产。
同时,近期降水十分有效地改善了各地旱地土壤墒情,基本确保了旱地大春作物播栽及育苗用水;但由于大部农区出现的过程降水量级不足,致使整体农田水利蓄水仍不理想,后期水稻栽插仍存在较大隐患。因此,各地应针对后期农业生产用水,尤其是水稻栽插用水,仍需积极做好各项蓄水保水、科学用水的抗旱工作。
据四川省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的大部分时间,四川省将以多云到晴的天气为主,气温升高;而在周后期大部地方将有一次降温降水天气过程。同时,据四川省气候中心对未来气候趋势预测,初夏季节全省大部地方仍呈现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的态势,其中盆地西北部出现中等强度夏旱概率高。
专家提示,目前大部农区的旱地土壤墒情较为适宜,各地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做好以病虫防治及水肥调控为中心的各项田管工作,以确保小春作物的正常灌浆成熟,一定程度上去挽回损失;同时,促进大春壮秧壮苗培育的顺利进展,为后期生产奠定基础。
长时间的干暖气候背景,为提高各类大春主要病虫源基数创造了有利环境条件。因此,各地应针对大春病虫的常发区及重发区积极做好各项防控的准备工作,对后期病虫发生危害的可能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另外,盆中、盆南及盆西北等冬干春旱发生严重区,小春粮油损失十分突出,为确保全年粮食生产安全,该些区域应视各地实际情况,一方面积极做好水、旱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做到"水路不通,走旱路";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后期天气变化,抓住有利的降水过程,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做好蓄水保水及科学合理用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