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同心合力做强民族种业
纪念《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发布两周年座谈会举行,与会代表提出——
抢抓机遇 同心合力做强民族种业
5月9日,由农民日报与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纪念《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发布两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回顾了文件发布实施两年来种业发生的巨大变化,总结了种业市场化进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对下一步做大做强民族种业提出了建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意见》实施两年,给我国种业留下了深刻的思想印记、政策印记、创新印记和管理印记。民族种业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企业要抢抓时机,做大做强;政府要加强引导,全力支持;媒体要服务行业,营造氛围,只有各方同心合力,种业强国梦才会早日实现。
会议指出,当前,企业依然散小、科技依然固化、环境尚待净化、政策还需细化。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国任务依然艰巨。为此,与会代表建议,在自身发展中,企业要在“做大做强”还是“做专做精”上做好定位,民族种业发展需要一个区域布局合理的企业集团,既要有龙头企业,也要有专业化的企业、服务型的企业;在科研机制上,要整合上游,服务下游,建立一个共享而不共产的机制,把科研优势变成产业优势。
会议还酝酿成立了农民日报《现代种业导刊》第一届编委会。农业部种子管理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全国15家骨干种子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
聚合发展向心力 共筑种业强国梦
纪念《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发布两周年座谈会发言稿摘登
纪念《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发布两周年座谈会发言稿摘登
回顾这两年时间,国务院8号文件的出台在我国种业发展上可以说是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首先是思想印记。8号文件明确了种业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的定位,把种业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来重视。在8号文件实施过程中,种业界以及社会各界逐渐思想统一,认识一致。
其次是政策印记。在财政政策上,相关部委共同推行的“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将在企业兼并重组和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在税收金融政策上,对种子企业的税费进行不同程度的减免,在企业贷款、基金投资等很多方面,种业企业都得到了实惠。在产业政策上,企业创新能力、制种基地建设等的政策支持都是前所未有。
再次是创新印记。包括合作机制的创新,科企合作、企企合作空前活跃,带动技术创新、企业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突破;科研机制的创新,特别是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过去的资源配置方式;经营方式的创新,企业在卖种子的同时提供服务,用服务创造价值、用服务打造品牌,使我国的种业企业走上了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详细)
农民日报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唯一一张面向全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党报。目前发行量达到了68万多份,实现了每个行政村村均一份报纸。
服务产业、贴近行业是农民日报始终坚持的办报原则。种业是农民日报多年来持续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为了适应现代种业发展的新需求,报社对《现代种业导刊》重新定位,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系统地关注、跟踪中国种业发展进程,努力为产业服务,为行业建言,为种业强国梦的实现增添正能量。具体表现为“三个平台”的构建:
服务平台。种子企业是建设“种业强国”的主体和中坚,企业强才能种业强。现在,越来越多种企的营销网络已经进村入户,这和农民日报的覆盖广度非常契合,农民日报的读者群就是种子企业市场开拓和产品服务的对象,借助农民日报的平台,种子企业能更好的将优质产品和服务理念推介给更多农民。
交流平台。在产业的发展中,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管理服务不可或缺。通过《现代种业导刊》,可以搭建起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农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桥梁,在这里,企业既能将自己的呼声及时传达给政策制定者和行业管理者,也能够得到业内权威专家的指点和支持。(详细)
国务院8号文提出: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农作物种业科技原始创新,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两年来,全国各地充分发挥骨干农业科研机构的引领作用,引导企业成为品种选育和科研投入的主体做了很多工作,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与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现代农作物种业投入机制正在形成。特别是对有育种能力、品种市场占有率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给予了一些重点支持,其育种的积极性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形成品种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2012年国内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品种权申请量均呈增长,累计突破万件。来自企业的申请连续两年超过科研机构的申请量。虽不能说企业总体的育种能力超过科研单位成为育种创新的主体,但至少说明企业重视品种权的程度在提高,投入科研、采取合作、委托育种的积极性在提高。
在完善新品种保护制度方面。农业部于2012年3月发布了《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并建立了名称检索查询系统;国务院2013年1月公布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加大了侵权、假冒授权品种的处罚力度;农业部于2013年4月发布了第九批保护名录,增加了13个物种的保护,使总的特种数达到93种。(详细)
近年来,民间种子企业的发展很快,他们为国内种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由于历史的原因,科研单位利用自己的成果进行开发推广工作,逐渐注册了自己的企业,其工作为蔬菜生产起到了作用,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经费的不足。但很多科研单位下属的企业发展慢、规模小,这同企业的定位和管理方式有关。所办企业考虑较多的是弥补单位的经费不足,企业自身没有给自己留发展空间;管理方式是事业单位的方法。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中,懂“种子”的人较多,懂“种业”或者说以“种业”为业的人较少,因为单位的任务是研究,个人的工作也是科研,权衡轻重时往往偏重科研工作。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自去年开始,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对所办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整。改所管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在确定年度目标的前提下,加大企业经营权力和灵活度。
其实,科研单位下属企业在独立运作后,同社会上的其他公司是一样的,同样面临如何同科研单位合作以及如何发展自身的问题。重要的是要有属于自己的产品和知识产权,因目前使用的产品和产权基本上都是研究所所有。只靠购买产权是不够的,还要发展自己的科研软实力,但在目前的大环境条件下,一段时期内主动到企业工作的科研人员不多,包括到本单位下属的企业,相关政策的支持是必要的。(详细)
两年来,中国水稻研究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现代种业发展。一是深化科企合作,加大合作力度,先后与国内多家大型种业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的范围也扩大到品种资源、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多个层面;二是强化技术支撑,坚持技术创新,中国水稻研究所开展了“百名专家联百县行动”,将优势品种、高效栽培技术、管理咨询和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三是加大成果转化,每年国审及地方省区审定品种近十个,均与企业进行了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意见》的颁布对我国种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细化。
加强政策导向,细化政策,在科研人员身份、利益及股权投入等方面的政策进一步细化,以引导科研人员向企业转进。
进一步构建品种审定的标准体系和规范,打破狭隘的地域保护观点,建立起品种审定、引种认定相结合的品种准入制度,以保障优异品种及时快速的服务于农民。
在支持发展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同时,适当加大对中小型种子企业的支持和投入,坚持大型种业企业和专业优势企业并举,从而形成大中小、强与精结合的业态架构。(详细)
刘显辉(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8号文件出台以来,公司通过整合重组,迅速做强做大。截至2012年底,公司注册资本从3008万元增加到33270万元,资产总额从5亿元增加到9亿元,种子销售量、销售收入额、年利税总额成倍甚至几倍增长。目前,垦丰种业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为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同时,企业在国内外合作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国际合作上,垦丰种业与德国KWS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与德国佩特库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国际先进的玉米种子加工流水线;与荷兰SESVanderhave公司等国外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合作上,参与了国内8家种业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订的“中玉科企联合(北京)种业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协议书”(“8+1”合作),牵头筹建了分子育种平台项目,参与了“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系统”科企合作(“9+1”合作)。此外,与黑龙江省农科院、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以及黑龙江农垦科研育种中心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玉米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建设项目”,成立北大荒垦丰(佳木斯)科研育种中心,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更多观点
>>>>>>更多观点
徐晓琨(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郑单958”是公司的主推品种,也是中国三大玉米品种之一。在营销创新上,我们认为既要利用单粒播、三系制种技术对“郑单958”深度开发;同时也要开发新的推广形式,利用观摩会、订购会等多种形式,推广产品,下沉渠道,变坐商为行商。
孙占勇(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营销上,北京德农实行“一试二训三会”服务进村入户,以试验为销种先导,让农民零风险用种。过去卖种子,凡是经过审定的种子拿过来就卖,但是审定公告上公布的仅仅是笼而统之的大范围,凡属范围内卖出的种子,农民种了是增产还是歉收,种子公司概不负责,这种做法固然不犯法,但是把品种的使用风险推卸给了农民。2012年以来,公司制定并实施了产品定位试验制度,即所有品种均须在上市1~2年前进行不同生态区域的多点种植试验,通过对每个品种在每个试验区域的产量数据、比对照优劣势进行精准分析,找到该品种的最适宜种植区及不宜种植区,发现品种的优劣势,引导农民降低和规避风险。未经试验的一律严禁投放市场。
>>>>>>更多观点
>>>>>>更多观点
侯云鹏(北京屯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积极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进行技术合作,参加科企联合“8+1合作”;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引进陈绍江教授及其团队,开展分子标记和单倍体诱导育种,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参加了农业部玉米产业体系“9+1合作”。
在基地建设方面,我们试点土地流转,与当地农业经济合作社共同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引进果穗烘干线和加工线,建设机械化生产基地。
在市场营销方面,我们实行“三实营销”,即实事求是的试验、眼见为实的示范和亲身实地的观摩。同时,引进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挖掘技术,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在销售推广和技术服务方面做到信息化。
沈邵兵(隆平高科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在国家政策及项目资金的支持下,近两年,隆平高科基地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到2012年,隆平高科完成了关山基地、海南基地两大核心试验基地与7个水稻育种站、5个玉米育种站的建设。目前,隆平高科建成国内试验基地超过4500亩,国外育种基地100亩。
在品牌构筑方面,隆平高科实施商标战略引领作用,坚持自主研发及价值营销,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始终恪守诚信自律,树立守信负责品牌形象;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品牌保护能力;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树立品牌国际形象。
>>>>>> 更多观点
李小霞(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国务院8号文件明确指出,公益性科研单位重点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商业化育种逐步转向企业。登海种业每年投入很多资金到科研创新研究中来,2012年达到3000万元,但与国外种业巨头相比还是杯水车薪。
卢怀玉(河北国欣农研会会长)
做种业要量力而行,不能盲动。因为研发新品种,只是做大做强种业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不是只做科研就行,那就太简单了。企业做大做强是多因素的结果,特别是现代种业企业要有清楚的认识,不要认为只要有生物技术,将来一定会高枕无忧。盲目投入太多,可造成企业利润难以支撑的局面,影响企业发展,甚至会拖垮企业。
王书平(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随着种子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建立“政府扶持、目标管理、择优竞标”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人才资源配置、国内外智力引进、人才工程选拔、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对科研人员给予支持和倾斜。加大科研经费保障,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采取“目标管理、择优竞标”的方式、以科研骨干人员为主体,开展商业化育种,鼓励种资资源向种子专家流动,推进种业科技创新。
>>>>>>更多观点
>>>>>>更多观点
伍先敏(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现在种子生产过剩严重,推广品种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竞争激烈,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市场格局,确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不仅确立国家的,还要确立区域性的,使优质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另外,基地建设要集中规划,既节约土地又有利于科技创新,并根据种企特点,在土地使用上给予特殊政策,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侯云鹏(北京屯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建议修订《种子法》,以便更加适应我国种业的发展;坚持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不动摇,持续加大对种业企业扶持,增加农作物种业投入;坚持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持续加强对种子基地和购销环节的管理力度,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制种基地规范管理,断掉私繁乱制的源头,以制种企业的合法性入手,加大查处力度,将非法企业剔除出制种基地。
>>>>>>更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