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濮阳四十万斤甘蓝因价格太低免费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18  来源:聊城晚报  作者:记者 赵迪 刘亚杰  浏览次数:178
 

    16日一早,本报官方微博就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并先后有大量网友转发并@聊城晚报,请求帮帮这个老农。

    信息这样写道:“卖不上好价钱,40万斤橄榄(编辑注:应为甘蓝)免费送(拒绝拿回去后卖钱),濮阳县五星乡农民的40万斤青橄榄,因卖不上好价钱,愿意免费捐献给单位和市民,但拒绝拿回去后卖钱。如你想要,可以派车去拉,农民免费装车。如果您需要,可以拨打农民魏丙群的电话:13243200399。”

    还有这样的事儿?看到信息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核实了这条信息的真实性。

    由于目前收购价格大跌,魏丙群的甘蓝菜目前面临烂在地里的尴尬局面,所以才不得以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截至记者发稿时,魏丙群40万斤甘蓝已经送出20多万斤,聊城距濮阳不算远,咱聊城的朋友如果有需要的不妨给他打个电话。
   
    缘由 种植甘蓝遭遇价格滑坡
   
    魏丙群今年49岁,是濮阳县五星乡的一位农民。

    2013年年初,魏丙群购买了150亩的甘蓝种子开始种植大棚甘蓝菜。

    初次“试水”的魏丙群本想着150亩甘蓝能为自己赚笔钱,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今年四月底,眼看着第一季的甘蓝将要丰收,甘蓝收购价格却遭遇滑坡。

    “每斤甘蓝的收购价从原来的一元多一路走低。现如今,每斤甘蓝的收购价仅两三毛钱。”

    5月16日,当聊城晚报记者电话联系上魏先生的时候,听到电话那端他的声音似乎有些嘶哑。

    魏先生告诉记者,甘蓝价格从4月28日以来一路走低,眼看就要赔个血本无归了。

    魏丙群告诉记者,之所以会选择种甘蓝,是因为看到别人种甘蓝时,收购价格挺高,不少人赚了钱。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第一次种植,便赶上价格大跌。

    记者了解到,在大棚种植甘蓝,从播种到收获只需要50天的时间,由于成熟期短,如果农民在不了解市场行情的情况下扎堆种植,很容易造成供大于求,从而赔钱。
   
    决定  求助各路媒体帮其送菜
   
    甘蓝,别名卷心菜、洋白菜、高丽菜、椰菜,科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特征为越年生草本植物,无毒为十字花科植物甘蓝的茎叶;原产於地中海沿岸,现中华大地普遍栽培。甘蓝菜是营养之王(其近亲白菜和球芽甘蓝也不逊色),而且含各种有保护作用的化合物,对防治癌症和心脏病有效。

    “每斤两三毛钱的收购价根本不够成本,既然这样,我不如做点好事儿,干脆把40万斤甘蓝免费送出去。”采访中魏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舍不得低价赔钱卖出,眼看成熟的甘蓝菜就要烂在大棚里,无奈之下,16日魏先生向包括聊城晚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求助,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能将40万斤甘蓝免费送出。

    记者了解到,只要你不是出于商业目的,都可以免费去他那里拉,当地农民还可以免费给大家装车。

    “学校、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都可以来拉,但拒绝拉回去再卖钱。”采访中魏丙群一再强调。
   
    预计  今年亏损十余万元
   
    魏先生粗略算了一下,40万斤甘蓝免费送,从种植成本到人力物力,今年算是赔大了,据他初步计算今年大概要赔十几万元。

    即使这样,魏先生也不忍低价卖出。

    “每斤一两毛钱的收购价令人寒心,现在免费送出,还不影响下一季的种植。”魏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通过媒体及网络的报道,目前,濮阳县红十字会及多家企事业单位已经与魏先生取得联系,多家企业已经认领了免费甘蓝。

    截至到记者发稿前,魏先生的40万斤甘蓝已经送出20多万斤,目前还有十几万斤无人认领。如果您需要,又不出于商业目的的话,可以拨打魏丙群的电话:13243200399,前去认领免费甘蓝。□文/图 记者 赵迪 刘亚杰  图片由濮阳早报记者袁冰洁提供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