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抵制还是接受 如何对待转基因大豆的尴尬身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24  来源:中华粮网  浏览次数:274
 

  近期,农业部批准从阿根廷进口转基因大豆的消息再次将公众的视角聚焦在“转基因”大豆食品的安全问题上。事实上,我国批准转基因大豆进口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早在2002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向我国提出大豆GTS40-3-2安全证书申请后,农业部就联合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所、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进口大豆各项环境安全指标进行检测,并于2004年批准允许孟山都公司GTS40-3-2大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资料显示,2004年以来我国共批准进口8种转基因大豆用作加工原料,其中尚在有效期内的有3种。至此,算上此次批准通过的,我国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品种已达11种。

  虽然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已经长达十年之久,但是时至今日,舆论关于转基因大豆的言论仍是“一石激起千层浪”。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进口转基因大豆数量开始激增,对此业内专家曾对转基因大豆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进行了一场大讨论。据清华大学郭于华教授委托新浪网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大多数消费者对转基因大豆油的态度是“高科技产品”和“可能具有未知危害的产品”,选择购买非转基因豆油的消费者仍然占很大比例。而据2013年1月1日新浪网调研的另一份数据显示,在涉及“孟山都进口转基因大豆被指存在安全缺陷”问题中,92.6%的被调查者认为转基因大豆审批有缺陷,92.1%的被调查者认为转基因大豆不安全,73%的被调查者认为大豆产业遭受重创,不利于长久国家粮食安全。以上两项调查结果说明,尽管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消费者对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食品的仍然持排斥态度。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相比,在营养价值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即转基因大豆除拥有业内认可的高出油率以外,还在对人体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粗蛋白、粗脂肪、总酚、酚酸以及黄酮的含量等方面拥有高于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但是通览所有的生物技术研究报告,很难找到直接证据来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当前国内专家和学者多从营养成分角度研究转基因大豆的性能,研究结果只是侧面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提供一些依据。关于安全性能的结论也多来自于国外科研机构。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由于转基因大豆身份的“尴尬”,我国转基因食品的销售蒙上一层“阴影”,市面上很多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难以“醒目”,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很难分清楚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因此每当出现国家批准转基因大豆进口或有转基因大豆进口数据公布时,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就会上升到舆论的最高点。

  据中华粮网数据显示,1995年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仅为79万吨,占国内大豆产量的5.85%。2000年之后,进口大豆数量开始持续高速增长,截至2010年我国进口大豆数量达到5479万吨,较2000年增加4472万吨,几乎番了4.5倍;进口大豆数量是国产大豆产量的近4倍。而国产大豆榨油消费占全部大豆榨油消费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39.4%快速下降到2008年的5.2%,占国产大豆产量的比重也相应由52.3%减少到14.2%。

数据来源:中华粮网

数据来源:中华粮网

  从数据上看,转基因大豆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我国对转基因大豆的依赖短期难以改变,转基因大豆的“前途”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和消费者的需求“共存”。而从国务院公布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也能发现未来国家对生物技术的重视,这意味着过去几十年我国粮食生产依靠化学药品的时代已经淡去,未来几年,生物技术在粮食种子研发、种植和加工等多个领域将得到推广和应用,转基因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运用会变得更加普遍。

  近年来,我国转基因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也有较大进展。中科院植物所提供的资料表明,我国已经开展了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品种的转基因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转基因药物、转基因作物、农作物基因图谱与新品种等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但目前我国只有抗虫面、矮牵牛花、抗病毒甜椒、抗病毒和延熟番茄等少数品种进入了商业化生产阶段。据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发表的报告,1999年中国种植了3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较1998年增长了2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主要品种是棉花。该报告表示,目前中国转基因农产品的播种面积仅次于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居全球第四位。另外,我国在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ISAAA(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创始者克莱夫·詹姆士博士最新编制的《2012年度环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量已经占到了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量的52%,首次超过发达国家。中国排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之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位居全球第六,种植的主要作物包括棉花、木瓜、西红柿、甜椒等。詹姆士博士预测,未来全球可能用于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土地有1.5亿公顷,其中五分之一在中国,中国或是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最多的国家之一。

  以上资料表明,中国消费者食用转基因食品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随着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和担忧不断发展,如何采取措施消除公众疑虑是监管层必须考虑的。第一,仅公开转基因进口许可证是不够的,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需要有直接研究证据来证明,并告知公众;第二,从生物学上来说,转基因作物的研究需要搞清楚基因源的由来,基因的表达功能,以及基因的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第三,需要进一步加强转基因食品市场监管,对于含有转基因成分而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必须依法追究责任并予以处罚。

  同时,对于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保护也必须上升到政策层面上来,笔者之前曾提出建立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保护机制的五大建议:第一,设置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种源保护法;第二,强化实施非转基因大豆品牌保护;第三,提高我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第四,利用优势 大力发展国际出口业务;第五,拓展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海外种植业务。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