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科技日报》:转基因专家获世界粮食奖的意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26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221
 

    美国孟山都公司首席技术官福瑞里日前与另两位转基因科学家获得今年“世界粮食奖”,这是27年来该奖项首次授予基因改良作物研究人员。

    孟山都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拥有全球70%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世界粮食奖”一直被看做国际上在农业方面的最高荣誉。对于一直希望获得“正名”的转基因研究专家来说,此次获奖可谓求仁得仁。但对于自然主义者或个别国家或机构来说,孟山都几乎是“怪物”的化身,把奖颁给“转基因作物大本营”的专家级高管,许多人议论纷纷。

    转基因公司及其产品之所以被妖魔化,是因为转基因作物风险大的观点时常见诸报端:吃转基因作物长瘤、过敏、引发生态灾害,各种说法不一而足。论证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一波波科研拉锯战的背后,是不同国家、地区和机构的不同利益诉求。由此我们看到,转基因作物越是发展,对它的安全性担忧和质疑就越多,有关争论也就越激烈。到底谁是谁非?

    事实上,国际上许多对转基因作物耸人听闻的指责,不少都被权威论文和机构评议推翻。在承认转基因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同时,更多专家和机构认为应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这类作物。

    目前,全球人口在迅速增加,即使在当前人口水平,全球粮荒现象也经常发生,更遑论2050年全球人口可能达到90亿的情况,轻言放弃转基因这一有望解决粮食问题的工具并不明智。

    尽管有许多不足,转基因作物已为人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转基因育种技术可增加作物的抗性,有效防止病虫害,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及对其他昆虫和人畜的伤害;同时可以改善土地生产能力等。如今,全球大豆产量的77%来自转基因作物,48%的棉花是转基因的,转基因玉米油菜的比例分别超过25%和20%。

    正因为如此,本次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特别肯定了三个得奖人的改良基因工作成果,称其使1.7亿农民受益,其中至少90%来自发展中国家中小型、资源贫瘠农户家庭。

    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在2007年《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的文件中曾谨慎地说:“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风险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

    许多人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动植物的基因会转移到人体中,这是由于不了解基因作用原理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几乎任何食品都含有基因,不论基因的来源如何,构成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进入人体后,都会被酶分解破坏成小分子,不可能将外来遗传信息带到人的基因组里。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评价道,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对转基因技术不能“一棒子打死”,生物技术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出路。他主张,不要轻易地肯定或否定,也不要猜测和推论,要用事实说话。新华社记者 杨骏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