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鲁威) 日前,由中国农科院小麦遗传育种家辛志勇研究员、河南省农科院许为钢研究员、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栽培专家郭天财教授等10余位小麦专家,对河南修武县种粮大户王祖刚的高产栽培示范方种植的新品系“中麦60”进行了实地测产。8个取样点平均亩穗数56.3万穗,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2克(常年千粒重46克),折合亩产为735.8公斤。
专家们一致认为,在今年豫北小麦生长前期遭多次“倒春寒”,后期又连续多日高温逼熟的影响下,达到这一产量实属不易。该品系在综合了主推品种“周麦18”、“周麦16”品种丰产性的基础上,吸收了我国小麦农家品种白齐麦多花、多实、落黄好的特点,实现了矮秆(株高70~75厘米)、大穗、高抗白粉病,产量表现突出,属水地、半冬性高产品种。专家建议,该品种应尽快进行审定并推广,这对持续促进粮食增产和加快小麦育种都有积极意义。
“中麦60”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课题组培育而成,它既是一个新品系,也是一份难得的多花、多实、抗病新种质。该课题组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和国家小麦产业体系的长期支持下,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小麦的核心种质,以5%的样本(1160份)代表种质资源(23100份)90%以上的遗传多样性,达到了浓缩遗传变异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对核心种质广泛开展应用研究,通过与黄淮麦区推广品种“周麦18”、“周麦16”、“邯郸6172”、“偃展4110”等品种的杂交、回交选择,创制了一大批可直接应用于育种的种质资源,其中一些材料如“中麦60”、“中麦66”、“中洛3号”等,产量水平达到或超过目前生产上主推品种的水平,为小麦品种产量的持续提高奠定了重要种质基础。
据课题组研究员张学勇博士介绍,“中麦60”从2004年开始杂交,2005年、2006连续两次回交以后每年自交,约用了7年的时间达到基本稳定成系。通过利用“周麦18”、“周麦16”回交,提升了分离世代材料的遗传背景水平,把握了后代发展的方向。课题组将基因组学应用于种质资源研究和创新工作,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农家品种、老品种基因向现代品种的快速转移,使得保存在国家种质库中的重要基因在育种和生产中发挥作用。
到目前,该课题组选育的“中天1号”、“中焦1号”、“中焦2号”、“中洛1号”等品种已通过审定,“中洛3号”、“中石1号”等正在参加河南、河北省的区试。可以说,正是核心种质的建立,盘活了4万余份库存小麦资源的遗传潜力。“中麦60”就是通过发掘重要基因而创制的突破性小麦新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