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种大户的田干得开裂
8月3日深夜,莲花县湖上乡田畈上机声隆隆,水稻制种大户刘火林正打着手电筒清沟,让经过二次抽水才提灌上来的水流进干渴的稻田里。十多年未遇的严重旱情,让萍乡水稻制种业“受伤”严重。
制种大户损失大
“本想多种一点提高收益,没想到今年亏大了!”刘火林从事制种业多年,种植的面积由当年的80亩扩大到今年的360亩。年初,他与一家种子公司签订了合同,收购价很诱人——每公斤14元。
“再旱下去,会有更多种稻干死。” 刘火林说,干旱已导致他100亩田制种稻颗粒无收。为了抗旱,他购置了3台水泵,加上镇政府送给他的一台,总共有4台,买了500米水管,还雇了七八个人日夜守在沟渠边。只要沟渠里有水就开动机器,大家吃住都在稻田边。水源稍足的话,勉强能照顾到200亩田的用水,其他100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干死。
当地农技员告诉记者,水稻制种田对水的要求很高,特别现在正值孕期,一旦长时间缺水,就会造成大幅减产或绝收。而制种田的成本也很高,每亩至少1300元。按此计算,刘火林今年仅成本就损失了十多万元,且剩下的200余亩生死难料。
同样遭受干旱肆虐的,还有芦溪县的特色制种大户陈茂盛。他今年种植了200多亩“武功紫红米”稻种。这是一种新型杂交有色稻,优质高产,深受高端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上一公斤“武功紫红米”高达60元。
在陈茂盛的制种田里,记者看到禾苗已经焦黄发卷,有的已经倒伏。前几天,县里调配了一辆洒水车开到制种基地,运送水源。但对龟裂的农田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没过几天,稻田又干得发裂。
湘东区从事水稻制种的农户有7000多户,除了在海南三亚的10万亩南繁基地外,近年还相继在我省的抚州、吉安、赣州、萍乡及江苏、浙江等地建立了5万多亩常规制种基地。
气象资料显示,湘东区7月至今的降雨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减少30%,该区排上等乡镇10多个村3万亩稻田受旱。其中排上镇受灾制种水稻4750亩。
种子供应影响不大
水稻制种业的龙头县区遭受严重旱灾,会不会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稻种供应和价格产生消极影响呢?
“江西制种第一县”宜黄生产的优质稻种闻名海内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宜黄农民就开始尝试水稻制种。去年,该县制种面积突破3万亩,1万多户农户从事杂交水稻制种。
“宜黄山区部分制种田也有干旱,但是没有莲花县严重。”在宜黄收购种子的吴姓经理介绍,7月中旬是制种稻生长最关键的时期,这段时间需要足够的水浇灌,否则灌浆难以完成。在宜黄局部,由于缺水,部分制种稻瘪谷很多,产量大幅下降。但他预测,下半年和明年制种供应不会受大的影响,因此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变动。
江西天涯种业在湘东区和莲花县都有制种基地,但今年这两个地方干旱比较严重。初步估计,湘东区种稻将减产三分之一,莲花县因为刚出穗遇上旱情,减产会更严重。该种业公司负责人肖长明说,好在萍乡以外的制种基地受干旱影响不大。
“从全国市场来看,制种总量供大于求,供应充足,价格没有什么影响。但这次干旱也给莲花县制种业带来反思。”莲花县惠民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颜伏川说,今年萍乡制种业遭受严重旱情,除了天气原因外,也跟当地的灌溉设施老旧、种植户对水源供应预估不足有关。
据介绍,莲花县惠民种植合作社社员刘兵华,种植的50亩种稻田附近,本来有一个湖,但当地人担心下雨会造成洪灾,居然把湖水放干了,如今湖水见底,无水可用来浇灌,刘兵华损失不小。
由于萍乡本土稻种基地灾情严重,该市多家种业公司已经做好了收购稻种的两手打算,一方面积极协助制种大户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如果稻种收购未达到预期,就会去海南三亚收购。(记者 徐黎明 实习生 王燕)
(原标题:严重旱情让萍乡水稻制种业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