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广西200亩早稻长"白穗"绝收 怀疑稻种有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13  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作者:周绍瑜  浏览次数:400
 

全州200亩早稻出现

上蛟潭村村民黄思友站在自家的白穗田中。这块稻田几乎绝收,至今也没有收割。
 

全州200亩早稻出现

下锦堂村老农文炳出示其购买的金优821早稻稻种包装袋。

   桂林生活网讯(记者周绍瑜 文/摄)时下正值双抢农忙季节。然而,全州文桥镇部分农民却揪心得很:他们所种的早稻结出了秕谷,一些稻田亩产只有100斤左右,而按正常情况亩产应有1000斤。望着几乎绝收的稻田,他们欲哭无泪。

  村民们粗略估算,文桥镇早稻减产、绝收的面积约有200亩,其稻种都是从邻近的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珠山镇购买的,村民怀疑稻种有问题。稻种经销商和当地农业官员则认为,这些减产的早稻是稻瘟病所致,而产生稻瘟病的原因包括稻种质量、气候、管理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

  在种子销售已市场化的今天,农民购买种子自由度更大,买什么样的种子、买谁的种子,都是农民自己说了算。但由于农民自身的种种局限,有关部门对种子市场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文桥镇200亩早稻大幅减产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背后暴露出了种子市场监管的哪些问题? 
 
  200亩早稻出现“白穗”

  文桥镇锦福村委清溪村,是一个坐落在全州与湖南永州市东安、零陵三县(区)交界的小乡村。今年夏季,清溪村的70多亩早稻田成了“白穗田”。

  8月6日,记者在清溪村见到了受灾村民黄利元。“今年损失大了,20亩早稻就收回这两千斤左右的谷子。”谈起“白穗田”现象,黄利元连声叹气。45岁的黄利元是村上的种粮大户,一家人承包了村上30多亩水田种植水稻。黄利元说,今年开春自家一共种了38亩田,其中20亩早稻,18亩中稻。

  6月底,到了早稻抽穗的时节,黄利元查看稻田时发现,早稻出现了白穗现象。起初,只有少量的稻田出现了白穗。三五天后,当他再次到田里查看时,眼前的景象让这位以种田为生的农家汉子傻了眼:20亩早稻田全成了白穗田,本该是金灿灿的稻穗,变成了白花花的一片。

  “今年的收成算是完了,稻穗变白意味着谷子将结不出米粒,都是秕谷的多。”黄利元说。

  随后,同村的邓绍松、邓绍洋、黄带芳等5家种田大户也纷纷传来消息:早稻出现了白穗现象。加上黄利元,6家人一共70多亩早稻成了白穗田。

  “种了一辈子田,村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么大面积的白穗现象。”57岁的村民邓绍松说。

  白穗现象发生后,村民们去买农药回来,希望能“救活”这些稻田,然而于事无补。正值双抢季节,村民们不得不割掉这批早稻,以免耽误晚稻的插种时间。

  “最多的一亩也仅能收两百斤左右的谷子,严重的稻田甚至收不到谷子啦。有些田我们请收割机师傅帮忙收割,人家都不愿意。”黄利元说,如今20亩早稻收完,就只有2000斤谷子左右,平均每亩约100斤,其他几位村民的早稻产量也差不多。

  记者还走访了文桥镇锦福村委下锦堂自然村、蛟潭村委的上蛟潭等自然村,一些村民甚至不愿收割这些白穗稻田。“收了也白收,还浪费人力。”上蛟潭村村民黄思友说。

  村民们粗略估算,今年这两个村委的早稻,一共约有200亩稻田出现了白穗现象,早稻收成大幅减产。 
 
  怀疑湖南稻种有问题

  大面积的白穗现象,让村民们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黄利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往年自己种的早稻平均亩产约1000斤左右,20亩早稻能产出约2万斤稻谷。按照早稻收购价,除去各种成本,还能挣2万元。而今年的早稻收成仅2000斤左右,白白损失了2万元。

  清溪村村民邓绍松说,他家出现白穗现象的早稻田共有12亩,损失约9000元。

  “我们都是以种田来养家的,损失这么大,我们怎么受得了。”黄利元说。

  白穗现象发生后,黄利元和几位受损的村民想查找出稻谷生病的原因。黄利元等人发现,清溪村就只有他们6户人的早稻出现了白穗,而同村相邻的稻田都没有受灾。

  所不同的是,黄利元等6人所播种的稻种,都是从邻近的湖南省永州市珠山镇购买的;而其他村民的稻种,则是在全州本地购买的。因此,黄利元等村民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所购的湖南稻种上。

  黄利元出示的稻种购买发票显示,他们所买的稻种分别是新优1号和金优821。

  至于村民们为何会舍近求远,跑到湖南的珠山镇购买稻种?黄利元等人说,因为今年文桥镇本地的稻种价格相对较高,而珠山镇的稻种价格较低。

  “文桥的谷种价格几乎是珠山的两倍,我们也是想着能省些钱来买化肥农药,哪知道贪了小便宜,吃了大亏。”清溪村村民邓绍松说。

  记者走访了锦福和蛟潭两个村委,多位村民向记者证实,这些村出现白穗现象的早稻,村民们所购买的稻种,无一例外都来自湖南珠山。

  这加剧了村民们对稻种有问题的怀疑。

  7月初,黄利元和同村5位村民找到种子经销商,投诉谷种有问题。但经销商却认为是当地土壤和天气等原因导致白穗现象,与种子无关。

  “同样的天气和土壤,所用的化肥农药也与村里其他村民一样,怎么我们种的湖南谷种亩产只有百来斤,而其他村民用的本地稻种亩产却能有一千斤呢?”村民们对经销商的说法并不认可。 
 
  有“瑕疵”的稻种

  文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廖宏新介绍,“白穗田”是农民对穗颈瘟病的俗称,穗颈瘟病是众多稻瘟病中的一种。染上穗颈瘟的稻禾,因养分不能输送至谷粒处,从而产生秕谷现象,致使产量降低。

  “穗颈瘟的发生,与稻种质量、气候、土壤以及农户的管理技术等方面因素有关。”廖宏新说。

  今年7月初,接到清溪村村民反映早稻出现白穗现象后,廖宏新指导村民赶紧给染病的稻田打农药,但仍没能挽回损失。至于这些早稻染病的原因,廖宏新认为是农民所购的稻种抗病瘟性比较低,再加上连续的高温天气所致。

  “早在年初春耕时,我们就进村入户向农民宣传、引导他们购买较好的稻种,但部分农民并没有听我们的建议。”廖宏新说,至于农民怀疑谷种有质量问题,这涉及到农业执法,而乡镇一级并没有农业执法权,只能建议他们到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反映。

  作为县一级主管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和防治工作的部门,全州县农业局下属的植物保护站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他们未接到关于文桥镇早稻发生稻瘟病的上报情况。

  该负责人称,文桥镇是稻瘟病的老病区,如果稻种的抗病瘟性比较低,再加上今年的高温气候,很容易产生稻瘟病。

  在农民们出示的新优1号稻种包装袋上,记者看到上面说明写有“抗性鉴定,穗瘟9级,适宜于稻瘟病轻发区种植”等字样。全州县植物保护站负责人说,穗瘟9级,说明该稻种的抗病瘟性很低。

  对于农民所购的稻种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州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莫良瑞。

  莫良瑞称,根据《种子法》的相关规定,水稻种子在推广应用前应经过国家级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稻种的包装袋上也应注明审定的编号,以及适宜种植的区域。即使是经过其他省审定的稻种,要在广西范围内销售,也需经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可,并在农业系统网上公布。

  今年7月,清溪村村民黄利元等人到县农业局反映问题时,莫良瑞和同事查看了稻种的包装袋。莫良瑞说,村民提供的新优1号和金优821稻种,其中前者包装袋上根本没有注明任何审定编号,金优821包装袋上的审定编号是永州市的。执法队员在网上查询时,也并没有检索到这两种稻种的审定情况。

  “没有审定编号,说明这些稻种有问题。但是否涉及到非法销售的问题,还需要当地的农业执法部门介入调查。”莫良瑞说,农民是到湖南省境内购买的稻种,应该到永州市农业执法部门投诉。因为这涉及到跨区域执法,作为县一级的农业执法部门,要实现跨县执法都难,更何况是跨省,他们也只能建议农民到经销商所在辖区的农业执法部门投诉。

  种子监管的软肋

  记者了解到,水稻种子销售实现市场化已有10年左右的时间。这也意味着农民选购种子的自由度更大,但这也给种子市场的监管工作带来了困难。

  同时兼任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负责人的莫良瑞说,种子销售市场化后,农民选购种子都是自愿的。目前在种子管理工作方面,他们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到各乡镇对农民开展培训,宣传种子销售的相关法律法规,普及种子质量好坏等各方面的知识;二是在种子销售季节,到全县各乡镇的种子销售网点,检查是否有非法销售种子的现象。

  莫良瑞称,他们的工作只能监控到本地市场上的种子,而农民们到外地购买种子,他们也管不到。

  而作为乡镇一级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种子销售没有监管和执法权,更多的工作是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文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廖宏新说,如今市场上水稻种子的品种太多,他们建议农民选购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种子。“但还是有农民不接受我们的建议,购买外地的种子。”廖宏新说,碰到这种情况,他们只能指导农民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一方面,农民选购种子的自由度大了,而县农业执法部门只能监管本地的种子市场;另一方面,与农户有更多接触的乡镇一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却无权强制农民购买适宜本地的稻种。如果农民一旦买错了种子,就很可能遭受损失。

  显然,在这次文桥镇早稻减产的事件中,正暴露出了这一问题。清溪村村民黄利元说,自己种了这么多年的水稻,根本就不知道稻种还需要审定,更不清楚穗瘟的等级意味着什么。只是听说以前也有当地村民去湖南购买种子,所以也就去买了,选购稻种回来后,乡镇的农业技术人员也没有说不可以种这些品种。没想到第一次购买外地种子,就出了问题。

  对此,莫良瑞说每年春耕时节,他们都会将适宜全州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种子汇编成册,并发放到村委、种子经销店等地方,给农民做参考。他建议农民们尽量购买这些种子,并听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指导,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8月7日,黄利元、邓绍松等清溪村村民再次到湖南省永州市珠山镇,找到种子经销商协调,对方将购买种子的钱退还给了该村6户村民。
 
  把关重在监管

  陆汝安

  从记者的调查来看,全州文桥镇部分农民早稻严重减产,很大程度上源于选用了不合格的种子。残酷的事实再一次说明,把好选种关,不管是种植户还是监管部门,都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种子关乎粮食产量、粮食安全,优良的种子,能够造福百姓。就拿水稻来说,中国最早的水稻原来只能在热带低纬度种植,而且一年只能种植一季,后来人们培育了对短日照不敏感的早稻品种,使得水稻种植范围推广到黄河流域,而在南方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甚至三季。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发育,因此获益良多。

  在当代,杂交水稻的问世,更是深刻改变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水稻的生产形态。历史上,水稻亩产量的低下,是困扰中国以及世界各地区的老大难问题,因为粮食减产而导致的民不聊生,成为人类常见景象。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研发成功杂交水稻技术,使得水稻亩产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解决了困扰人类已久的难题。可以说,今天的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如果没有杂交水稻的问世,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不管是种植水稻还是其它作物,在某种意义上,种子就是农民生存生产得以延续之基。优良的种子才会有好的收成,而种植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一旦种下了不合格的种子,就要耽误一季甚至一年的收成。农民抵御风险能力低,碰上这种情况,怎不欲哭无泪?

  我们当然希望全州文桥镇早稻减产种植户吸取教训,不要贪图便宜,避免重蹈覆辙。但要求每一个种植户都像孙悟空一样具有火眼金睛,都能具备专家水平,一眼就能分辨出种子好坏,显然也不太现实。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对种子市场加强监管。虽然此次事件中购买种子的行为发生在外省,但作为本地监管部门,并不能放松警惕。一方面要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指导,加强宣传教育,给种植户科学选种提供及时的帮助;另一方面,还是要设法构筑健全的防御网络,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如是,种植户们才能放心无忧购买种子。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