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长势 资料图片
他一门心思研究水稻,研究杂交稻、超级杂交水稻,动机和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饭;他不仅为解决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更为世界和平与进步树立了丰碑;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成就等身、荣誉光环无数,但他淡泊名利,最钟爱“农民科学家”这一朴实无华的称呼。
半个世纪以来,很少有人像他这样,对中国甚至是世界农业的发展有着如此深刻的影响。在很多人的印记中,“袁隆平”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个专注田畴、饱暖众生的实践符号,更升腾为一种生命不息、创新不止的民族精神。
投身育种终不悔
“今年湖南大旱,温度降不下来,白天温度超过35℃,花粉容易被杀死,如果10号之前再不下雨,水稻的产量就要受影响。”8月初的湖南长沙,骄阳似火,气温高达40℃。虽然已经是83岁高龄,但让袁隆平魂牵梦萦的还是田里的稻子。
30岁时的袁隆平曾亲眼看见过5个饿殍。他说:“悲惨的情景对我触动很大,刺痛我的心,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什么事情都谈不上。这是驱使我不断研究提高粮食单产方法的重要原因。”
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袁隆平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路程。上个世纪50年代的经典理论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种优势。”但袁隆平却坚信水稻的杂种优势,始终向权威挑战,走向了对杂交水稻的摸索之路。
1970年11月,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在海南南红农场的沼泽里发现了由一粒种子发育而成的3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经袁隆平确定,这是1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这让他们兴奋不已。
当时三系杂交稻的理论已经成型,缺乏的是实际中的配套。所谓“三系”,即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而要达到三系配套的目的,就必须解决第一代杂交种子的难题。三系中,保持系、恢复系在寻常水稻品种中可以找到,但雄性不育系的种子却难以寻到。现在终于找到了!它开启了杂交水稻神秘王国的第一扇窗户。
以此为突破口,袁隆平五年一步一个脚印,攻克了“五道难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1972年,我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二九南1号”出世,提高了选择概率;1973年,三系配套全面成功,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1974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水稻组合“南优二号”,攻克优势关;1975年,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208万亩,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袁隆平成为世界上将水稻杂种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第一人。
袁隆平曾在《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一文中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1995年,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比三系法杂交水稻增产5%~10%。而这正是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在海南三亚制种基地奋战9年的结果。我国的杂交水稻又取得新突破: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以此为标志,中国的杂交稻育种研究再次超越自我、领先世界。
稻花香里说丰年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几个助手就坐在像瀑布一样的稻穗下面乘凉。”在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对记者又说起自己的“禾下乘凉梦”,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憧憬。
水稻夺高产是袁隆平毕生追求的梦想。1997年,67岁的他又发起了向超级稻的科研攻关,并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三期高产攻关目标。2011年9月,袁隆平指导培育的“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袁隆平告诉记者,他正在向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攻关发力,争取到2015年实现这个目标。
超级稻研究与推广15年来,为促进我国水稻连续7年增产,单产不断攀升作出重要贡献。“十一五”期间,经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累计推广4.14亿亩,占同期水稻种植面积的20.2%,平均亩产达到575.2公斤,亩增产67.9公斤,累计增产稻谷561.9万吨。超级杂交稻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相当于一个法国或湖南一个省的人口。
“亩产1000公斤,讲起来很容易,但这不是一亩两亩田,而是几个百亩片平均亩产量要达到这个水平。”袁隆平知道,这次攻关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个任务既光荣又艰巨,压力很大。他告诉记者,夺取超级稻高产,必须要有良种、良法、良田和良态的配套。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良态是保障。
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袁隆平告诉记者,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
“现在全世界有22亿多亩水稻,而包括中国在内只有3亿多亩是杂交稻。如果其中有一半种上了杂交稻,那么增产粮食每顷按最低的两吨计算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除了第四期超级稻攻关,袁隆平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想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莫把百尺当尽头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半个世纪以来,袁隆平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把成果送进了千万家”。
为了农民利益,为了天下人有饱饭吃,袁隆平始终奋战在田野一线。他说,我的工作主要在试验田,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只要田里有稻子,我每天都坚持下试验田。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产生灵感,“灵感=知识+汗水”。我想,搞科学研究是这样,从事其他任何工作也是一样的。
袁隆平告诉记者,对事业的追求就是乐在苦中,搞育种工作是很苦的,整天在太阳底下晒、在泥田中踩。但是因为有希望在那里,会出好品种,所以乐在苦中。如果没有希望,盲无目的,就不会有乐趣。
袁隆平的助手孙梅元目前已经是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追随袁隆平30多年,对袁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在育种工作中,袁老师经常告诫他,别人怎么讲,你可以听一下,但最终还要靠自己去印证,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也曾为他写下这样的颁奖辞:“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在袁隆平书房内挂有自己写的一首七绝诗,这位83岁高龄的老人似乎永远不知疲倦。他早就将杂交水稻研究视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杂交水稻育种的道路上,他和他的团队正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求索。(记者 宋修伟)
(原标题:惟愿苍生俱饱暖——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