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油菜育种立碑的人
——记我国著名油菜育种专家李殿荣
《 农民日报 》( 2013年08月19日 06 版)
资料图片 李殿荣在田间观察油菜长势。
我搞科研不是为了一时一世的名利,而是为了给人民作贡献。我经常对周围的技术人员讲,我们搞科研要出软成果(文章),但更重要的是出硬成果,一定要为祖国经济的发展而研究。 ——李殿荣
本报记者 崔丽
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城向北走10多公里,有一片400亩的油菜试验田,试验田包围之中,有一幢不起眼的5层小楼,这就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我国著名油菜育种专家李殿荣就在这里工作。8月7日,高温笼罩大地,记者走进李殿荣陈设简陋的办公室,首先看到的是墙边矗立的6个书柜,里面满满当当装着国内外有关育种的书籍和资料,在他的办公桌上,井井有条地摆放着一摞摞的笔记本、书籍,而眼前这位正在伏案工作、满头白发、衣着朴素的长者就是李殿荣。
就是这位看起来和普通农民没什么分别的老人,带领着他的团队,在40多年的育种生涯里创造了诸多“第一”:1983年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的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促进了我国油菜单产由中产到高产、由常规品种到杂交品种的过渡;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了黄籽显性基因,并于1996年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黄籽杂交油菜品种“黄杂1号”,其后又育成“黄杂2号”,促进了油菜产油量的提高;1997年选育出高油双低优质杂交油菜品种“秦优7号”,在促进我国油菜由非优质到优质的转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我国进入新世纪适应区域最广、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双低优质油菜杂交种;2010年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含油量达50.01%的春油菜杂交种“秦杂油4号”,实现了“一碗菜籽半碗油”的目标……
如今,已75岁高龄的孙殿荣仍然精神矍铄,他用低缓的语调,讲述了他的油菜育种人生。
与油菜育种结下不解之缘
1962年,李殿荣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学院,恰好遇上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本来学土壤专业的他却被分配到宝鸡市千阳县银行工作。1964年,国家经济好转,他专业归队,调到农业厅被分配到刚组建的三门峡库区华阴农场。
华阴农场那时刚刚组建不到一年,土地荒芜,杂草丛生,蚊蝇肆虐,但这并没有吓倒初来乍到的李殿荣:“条件是人创造的,没有房子可以盖,道路没有自己修,土地不好可以改良。”起初李殿荣干的是技术员和生产队长。在生产过程中,他发现在机械化的大农场要高产必须农艺和农机相结合,农作物品种要适应机械化管理和收获。就这样,“种子研究”第一次刻入了李殿荣的脑海。
1972年7月,李殿荣被调往农场试验站专门从事种子研究,这下他高兴极了,多年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此前,他已经在农场生产科以生产参谋之职干了六、七年的种子引进、试验、繁殖和推广工作,他感受到了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所产生的杂种优势效益,而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成功更是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和启示,他开始关注油菜杂交能否带来杂种优势的效果,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却是研究条件的极端恶劣。在房无一间又无技术力量、资金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他白手起家,开始专注于杂交油菜育种研究事业。
“秦油2号”突破性成果
为实现油菜杂交制种“三系配套”,李殿荣凭借着坚韧不拔的刻苦钻研精神向这一世界性难题发起了挑战。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所能搜集到的有关遗传育种知识的书籍,从简单到复杂,在实践中加深理解。白天与工人在田间干活,晚上看书学习查阅资料,制定育种方案。由于条件异常艰苦,后来连工人也不愿再干下去,他就和家属一起没日没夜地投入到工作当中。经过8年夜以继日地不懈奋斗与辛勤拼搏,就在几间简陋的油毛毡房里,李殿荣独自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秦油2号”。“秦油2号”将我国油菜产量提高了30%左右,广泛应用于我国黄淮、长江流域12个省区,种植面积达1.6亿多亩,增产效益达86亿多元,其适应区域之广、种植面积之大、丰产稳产性之好、应用时间之长,在油菜品种种植史上罕见。1986年12月,在农牧渔业部主持下,由著名油菜育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刘后利教授和中国农科院李竞雄院士任主任委员的22人组成的专家组鉴定认为:“李殿荣同志育成的‘三系及其杂种秦油2号’,它们的性状优良、稳定性、恢复性能及增产效果在国内外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突破性成果。”
在完成该成果选育的过程中,由于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开始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所以很多工作只能依靠自主创造并在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摸索。科学思维+实践,使李殿荣创立了“单株选择、成对杂交,以母选父、选父看母,双双互选、汰劣留良,既注重不育性的选择、又兼顾室内品质和综合农艺性状的选择”的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方法,这个方法虽工作量大,但选育速度快、效率高,为很多育种单位成功采用,育出了很多优良的不育系。
自我加压寻求新挑战
成功的喜悦并未使李殿荣停步,又开始思考:“秦油2号”虽然高产,但是种子中含有的高芥酸、高硫苷不利于榨出的油作食用和榨油后的高蛋白饼粕作饲用。他又开始带领他的研究团队着手于“双低”(低芥酸、低硫苷)优质油菜品种的选育。他们精心研究并筛选育种材料,聚合优质、高产、熟期、抗逆等性状基因,采用杂交、回交、复交的方法和“优质+杂优”的技术路线,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1997年成功选育出高油双低优质杂交油菜品种“秦优7号”。该品种聚合了国内外不同生态区的5个品种的优良种质基因,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等优点。品种一经问世,很快在我国黄淮、长江流域诸多省区推广开来。截至2012年,该品种累计推广5600多万亩,新增产值54.64亿元。
种植油菜的意义在于取油,当油菜的杂种优势利用得到解决、产量获得较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含油量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高含油种质资源和杂交后代的筛选,进行有效的高含油量育种,李殿荣不惜借贷求助,通过多方努力筹措资金购置相关仪器。他将聚合育种、生态育种、黄籽育种、DH系育种、含油量的杂种优势育种等方法结合,历经15年的不懈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将油菜种质材料的含油量由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杂交种的含油量提高到50%以上,并于2010年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含油量达50.01%的春油菜杂交种“秦杂油4号”,在我国春油菜区推广种植。2009年,陕西省科技厅组织并主持了该项成果鉴定,以中国工程院傅廷栋和官春云院士为主任委员的15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研究项目获得的高油种质材料含油量达60%左右,居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应用前景广阔,预期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育繁推一体化”硕果丰
“秦油2号”研究成功后,他一手抓试验,一手抓推广,联合农业部门发挥多方优势,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1983年秋,他在陕西省农业厅的支持下,选择了与种子公司(站)系统结成科研生产联合体,其后发展成杂交油菜联合公司,实施“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运作机制,发挥了科研和种子部门双方优势,实现了“1+1>2”的效应,使“秦油2号”很快推向全国12个省区。随后,他们又在杂交油菜联合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经济实体公司,把研究中心的多项专利注入公司,采取“公司(负责种子生产和经营)+科研+基地+农户”的模式,以技术培训指导为先导,确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据统计,2006-2008年用这种模式配制杂交种3.6万亩,生产杂交油菜种子211.6万公斤,推广种植2000多万亩,为种植户新增产值20多亿元。同时,他们走出的科研生产联合和育繁推一体化的道路为我国种子产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杂交制种技术的推广上,谈起李殿荣,陕西省扶风县种子公司张志耀技术员满怀崇敬地说:“我还记得1984年李殿荣老师第一次来扶风的情景,他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吃住,建基地,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搞油菜制种。我们公司和油菜研究中心从1984年合作至今已经近30年了,合作关系非常稳固,这是和其他科研院所合作所没有的。李老师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经常来地头指导我们,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从不含糊,通过他的言传身教,我们油菜制种探索出了稳定的技术操作规程,近30年没有出过质量问题。”
几十年心血与汗水的付出,让李殿荣和他的科研团队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和省部级二等以上成果奖8项、发明专利6项、植物新品种权2项,育成油菜品种20个,推广2.3亿多亩,增产油菜籽54.65亿公斤,新增产值达147.5亿多元,在建立我国杂交油菜品种选育、亲本繁殖、杂交制种、杂种纯度鉴定以及产业化开发的科学体系方面,也作出了杰出贡献。
因为心脏不好,李殿荣好几次住进了医院,可他一直在与多种顽疾抗争并坚持工作,因为他已经离不开杂交油菜育种研究。他说:“我搞科研不是为了一时一世的名利,而是为了给人民作贡献。我经常对周围的技术人员讲,我们搞科研要出软成果(文章),但更重要的是出硬成果,一定要为祖国经济的发展而研究。”和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者告别时,他目光炯炯,手书几句话送给我:“不畏苦惧难,勤奋谱写科学人生;不追名逐利,奉献创新精神照人”,我顿感李殿荣老师就像这油菜花一样,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在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突破面前,李殿荣和他的科研团队并没有陶醉于已有的成绩,仍然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着,向着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奋斗、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