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应对我省当前高温干旱天气,减少中晚稻生产损失,8月23日,省种子管理局组织栽培、育种和气象等方面的专家,就7月中旬以来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中晚稻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形势分析和对策研讨。
在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今年高温干旱天气来得早,持续时间长。7月17日以来,我省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气温显著偏高,7月17日-8月12日,我省平均气温为30.6℃,偏高1.6℃,气温之高,为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2位,仅次于2003年同期。赣中、赣北地区45县(市)出现40℃以上高温,日最高气温35℃以上持续日数普遍为20-30天。降水显著偏少,全省平均降雨量为49毫米,比常年少7成,为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2位,仅次于1966年同期。与会专家指出,高温干旱严重影响中晚稻生长发育,水稻幼穗分化期、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是对高温干旱最敏感的时期,当连续三天以上最高气温超过35℃,湿度低于75%时,将减少水稻籽粒数,影响开花授粉,结实率降低,甚至绝收。我省大部分中稻品种的幼穗分化期和孕穗期处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开花期在8月中旬至8月底,刚好遇上持续高温干旱,导致穗子变小、颖花退化、千粒重下降和结实率降低,尤其是对高温干旱敏感的品种结实率下降更为明显。7月下旬至8月中旬我省晚稻正处于分蘖时期,持续高温干旱影响其营养生长,导致分蘖减少,有效穗不足,还可能造成早穗、穗子变小、结实率降低。为此,与会专家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一是灌水降温。有水的地方灌水降温,缺水的地方进行田间喷雾,降低冠层温度,进一步提高中稻结实率,促进晚稻正常生长;二是增施穗粒肥。中稻亩施氯化钾3-5公斤和尿素2-3公斤,增强植株抗旱性,提高结实率;晚稻亩施氯化钾6-7公斤和尿素5-6公斤,增加穗粒数。在破口前,喷施磷酸二氢钾150-200克/亩,或在抽穗期至齐穗期喷施其他叶面肥;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虫情预报和田间病害发生动态,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对象田,对症下药,将病虫害损失降至最低;四是及时改种。对高温干旱造成绝收的田块,因地制宜进行改种,力争水稻损失其他作物补;五是防御“寒露风”。高温干旱可能导致晚稻生育期延长,要及早做好防御“寒露风”工作,确保晚稻安全齐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