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海涛
打开屏幕,就能查看田间作物生长情况;点点鼠标,就能“干农活”。如今,在农业大省安徽,越来越多的农户感受到了物联网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
运用物联网技术监测苗情,是安徽省农业物联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属于小麦“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调度系统的范畴。目前,该系统一期项目基本建成运行,在20个粮食主产县建立了监测点,可以实时远程采集在地小麦长势视频和环境参数,并进行快速分析和诊断。
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大田生产物联网试验区,安徽省采取统一领导、部门合作、顶层设计、整体推进、试点示范等措施,加快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让物联网成为农民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
“2012年,省和有关县政府共筹措专项资金5080万元,相关单位也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支持农业物联网建设。”据安徽省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安徽省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初步形成硬件支撑能力,基本具备数据控制、企业应用、远程教育、综合服务等功能。同时,还同步开展了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理论研究和人才培训工作。
现在,安徽省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平台可以连接省农委视频会议系统、小麦“四情”监测调度系统和农业物联网工程各示范县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后,可采用远程化、可视化、网络化手段对全省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工作进行专家会诊、科学决策和快捷高效的指挥调度。
在全省23个示范县中,大部分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农业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等项目已经建成运行。在涉及粮油、畜牧、渔业、茶叶、蔬菜、水果、电子商务、农机等行业的各个示范点上,农业物联网正展现出科技与智慧魅力:
亳州市涡阳县陈大镇禾景农业示范园的蔬菜大棚内,朱云和的大棚菜用上了“涡阳大棚溯源系统”,只要扫描一下包装上的二维码,马上就能显示出包括户主名称、种植规模、大棚编号以及播种时间、播种人、收获时间、收获人、产量在内的多种信息;安徽荣达禽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全自动蛋鸡养殖系统,实现了蛋鸡饲养过程智能化控制,每名工人养鸡数量由以前的1万~2万只提高到8万只;长丰养殖有限公司实现了从养殖、屠宰、保鲜、分割、冷链运输到市场的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