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气象 » 正文

是否南旱北涝 有待科学破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3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赵广立  浏览次数:240
 

    八月伏秋,是我国多数江河的大汛期。然而,在今年8月的大部分时间里,华中华东地区汛期的关键词却是“干旱”。同时,雨水则似乎钟情北方,给北方造成不小的洪涝灾害。

    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干旱灾情已得到缓解,但这种天气还是给民众带来了很大困惑——“南旱北涝是怎么回事儿,会不会常态化啊?”

    “民众提出这些问题,表达了对气候预报的迫切期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但是,气候预报难度很大,对于南旱北涝是否会成为未来的趋势,专家们显然存在很大争议。

    在北京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明英看来,雨带的变化是长期的过程,不能仅根据一次反常的天气过程就断言雨带或热中心的转移。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盘踞在中东部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控制时间长,致使华东华中持续高温干旱;而在副热带高压边缘伴随着暖湿气流的输送,暖气流向北输运过程中,遇到北方活跃的冷空气,引发强降水,造成了暂时的南旱北涝局面。

    但也有不少研究人员认为,南旱北涝将成趋势。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早在2003年就曾预测:未来5~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等影响,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转折,主要表现为冬季温度逐渐下降和降水带北移;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也曾预测,到2015年左右中国可能转变为南旱北涝。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南旱北涝的内在成因在于,中国现处于太平洋十年涛动(PDO)的冷位相,已进入30年冷周期,进而形成了南旱北涝的降水形态,2009年西南特大干旱和2012年北方异常暴雨即是变化前兆。

    他解释说,中国旱涝与太平洋海水冷暖的对应是首次被发现。南旱北涝对应PDO冷位相,显示赤道中太平洋变冷,而此时亚洲东北部冬季的太平洋海温变暖。由于温差大、距离短,悬殊的温度梯度使北极冷空气迅速南下,形成东北亚地区的严寒和暴雪。

    杨学祥告诉记者,近一个世纪以来,PDO暖位相和冷位相在太平洋上空已交替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每个位相一般持续20~30年。

    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祝从文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未来降水可能呈现南旱北涝趋势”,但这种年代际的趋势预测,不能解决气候预报的问题。

    气象学资料显示,历史上降水分布南涝北旱的时期,曾出现过南旱北涝的年份;同样南旱北涝的年代中,也存在南涝北旱的年份。

    “气候预报的难点在于,目前我们仍无法针对特定年份对全年气候作准确评估。就算未来南旱北涝,也不是单纯的‘南方准备抗旱、北方注意防汛’那么简单。”祝从文说,对局地气候情况的预报,还要考虑许多不确定性干扰因素的影响。

    不过,尽管难度很大,气候预报不能偏废。王庚辰指出,我国农业生产对长期气候预报的需求十分迫切。“借助雷达、卫星系统,我们已经具备了预测短期天气变化的能力,而对于气候预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等单位的相关专家,每年都会就该年可能的降水、温度分布等情况进行尽可能切实的分析预报,提供给相关部门“一份气象学意见”,以期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谈及气候预报的攻坚,杨学祥认为,多学科综合研究最有预见力,认真研究气候发生规律,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复杂严峻的气候形势。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