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一身泥土气 两袖稻花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260
 

    1993年初春,闽北一个种子站门口挤满了购种农民,就在他们对新品种品长论短的时候,一位白发老农说:“什么新种?我就要‘汕优63’保险。已经种了10几年,哪个种子敢与它比?”面对农民的信任,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谢华安最大的愿望却是让“汕优63”早日退出历史舞台。

一身泥土气两袖稻花香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

《 农民日报 》( 2013年09月16日   06 版)

 

    谢华安在查看水稻品种组合。资料图

    本报记者 王瑜

    “我是种田的。”面对他的自我介绍,没有人会怀疑,因为他的脸“比农民还黑”,手“比农民还粗”。然而正是这个从福建土楼里走出来的“农民”,带领他的团队创制出“明恢63”,改变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长期从国外引进恢复系的局面;选育出“汕优63”,在中国杂交水稻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推广再生稻技术,让一季水稻种出两季的产量。一身泥土气,两袖稻花香,这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

    从“矮优2号”到“明恢63”

    1941年,谢华安出生在福建龙岩适中镇保丰村,吃不饱成为他孩提时代最深刻的体验。为了让中国人都吃饱吃好,从进入三明农科所并被选派到南繁协作组开始,他就把“育出好种子”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上世纪70年代的海南三亚,虽然条件艰苦,但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育种大军如磁石般吸引着谢华安:听说吉林省大豆育种做得很成功,他要跑过去看看;闻及北京的杂交玉米长势不错,他要去见识见识;得知湖南的杂交水稻育种有声有色,他去了更是挪不动脚。

    “只要是粮食我都关注。虽然我只研究水稻,但我可以把材料带给所里的同事。”谢华安的执着感动了同行。江西省育种专家邬孝忠研究员将自己选育多年的15粒不育系种子送给他,谢华安将其中8粒分给福建省同行,自己则凭借剩下的7粒育成了丰产、优质的杂交稻组合“矮优2号”。

    1976年,杂交水稻进入大面积生产应用,由于增产效果明显,推广面积连创新高,1983年首次突破亿亩大关。然而,杂交稻推广初期,也正是稻瘟病等水稻“三病三虫”暴发期,当时推广面积较大的“汕优2号”、“四优2号”等品种,由于组合单一、抗性不强等原因感病严重,“矮优2号”亦不能幸免。

    “一丘田,三只母鸡放下去都吃不饱,更何况人呢?”农民的辛酸,激发了谢华安的斗志。“不抗稻瘟病的杂交稻,在生产上是没有前途的。”在海南岛试验田里,谢华安明确了自己的育种目标——首选抗稻瘟病的优良植株。受国际水稻研究所“旱病圃”启发,他创造性地利用山多病虫多的三明作为“旱病圃”——将海南收回的种子分别试种在三明的沙县蒋坡、尤溪坂面、宁化水茜等5个县的稻瘟病重发区,通过自然诱发筛选出抗稻瘟病能力最强的材料。

    “用育种术语说,就是不断淘汰抗性脆弱的基因型。”谢华安说,将选育抗病亲本的技术路线从单点鉴定拓展到多点多代——低、中世代进行病区抗瘟性筛选,等到形态和基因型基本稳定后再进行高世代抗瘟病广谱性测定,就是为了“让亲本接受不同年份、不同地点实际考验”。

    没有适应性就没有竞争力,为了选择适应性、抗性更好的组合,谢华安常常另辟蹊径:为了鉴别一个品种是否耐高温,他把晚稻品种当早稻种,把早稻品种当晚稻种,利用抽穗期37℃~38℃的高温来检验;为了确定一个品种是否耐旱,他干脆把水稻拿到旱地上种种看。

    谢华安说,要达到既定的育种目标,必须有创新的技术路线,而在筚路蓝缕的岁月里,接受考验的不仅是品种组合。“在进行抗稻瘟病筛选时,从沙县到永安坐车起码要2个小时。为了能在当天赶回沙县,早上不到6点钟就要带着秧苗出发。插秧的时候还很冷,就蹲在路旁边打哆嗦边吃饭。”

    浸种、催芽、播种、移栽,浇水、施肥、除草、防病虫,谢华安看着一茬一茬的水稻长大成熟,关于试验记录的档案材料也足足装满了几麻袋。到杂种第四代开始,谢华安尝试用配合力差的不育系688选A作为测交母本进行杂交检测,从中选出结实率等性状表现最好的E6株系,这就是20世纪中国杂交水稻组合配制中应用最广、持续应用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恢复系——“明恢63”。

    从“明恢63”到“汕优63”

    对于“明恢63”的抗病性,植保部门的鉴定结论:“抗菌株率为96.08%,抗小种率83.33%,表现出高抗病率。”有了高抗病性的恢复系,选育抗稻瘟的杂交稻就有了基础,但从恢复系到品种组合,还要经过与不同不育系的测交、筛选、预试、区试和生产试验等一系列工作。

    选育组合就像是“大海捞针”,为了好中选优,谢华安将繁育数量增加了1倍,80多亩耕地从翻田到收获都是“汕优63”课题组亲力亲为。白天怕牛来糟蹋,晚上轮班赶老鼠,课题组5个人不分昼夜守候“试验田”。

    “汕优63”问世前,中国杂交稻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1980年,福建南部5地市杂交稻种植面积比1979年锐减一半多,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稻瘟病重发区杂交稻种植面积也是直线下滑,四川省许多地方的杂交稻种子甚至被封存。“如果没有‘汕优63’,中国杂交水稻的历史可能被改写。”业内专家如是评价。

    1981年,谢华安团队利用“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配组选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63”,克服了第一代杂交水稻不抗稻瘟病的致命缺陷,令几乎陷入绝境的中国杂交稻“柳暗花明”。从“怕种杂交稻”到“争种杂交稻”,“汕优63”以其强大的杂种优势——丰产、抗病、米质优和适应性广,迅速赢得南方稻区农民的青睐,种植面积以翻倍速度增长。1986年,袁隆平院士到福建,见到谢华安第一句话就是“祝贺你,‘汕优63’已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

    1988年,“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63”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当年唯一一个参加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答辩的农业科技项目,但更大的奖赏在广袤的田野上。1990年,“汕优63”播种面积首次突破亿亩大关,占南方杂交稻播种面积的42.8%。据统计,从1986年到2001年,“汕优63”连续16年种植面积稳居杂交水稻第一,种植区域遍布全国16个水稻主产省。

    1992年7月,谢华安参加研究员职称答辩时,坐在评审席上的专家们没有人提问,他们说,谢华安已经把论文写在了田野上,老百姓已经说了他要说的话,我们再提问就心感惭愧。的确,最大年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累计增加粮食超过700亿斤,被东南亚农民誉为“东方神稻”,还有什么回答比“汕优63”更有说服力?

    然而,“汕优63”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明恢63”逐渐发力,谢华安对杂交水稻育种的贡献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根据农业部统计,1984~1996年,以“明恢63”为恢复系配组、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的杂交水稻组合有18个;以“明恢63”为亲本选育出的衍生恢复系有13个,以衍生恢复系配组选育出的杂交水稻新组合,17个推广面积在10万亩以上。专家认为,“明恢63”对中国杂交水稻的更新换代具有里程碑意义。

    让“汕优63”早日退出历史舞台

    1993年初春,闽北一个种子站门口挤满了购种农民,就在他们对新品种品长论短的时候,一位白发老农说:“什么新种?我就要‘汕优63’保险。已经种了10几年,哪个种子敢与它比?”面对农民的信任,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谢华安最大的愿望却是让“汕优63”早日退出历史舞台。“品种一旦应用于生产就会退化,要不断筛选更新。”他告诉记者,水稻品种的更新期一般只有2~4年。

    为了加快繁育速度,从1972年首次踏上海南岛南繁基地开始,谢华安人生就被分成了两部分:家里人眼中的“海南人”和海南房东口中的“福建人”。“海南岛没有冬天,冬末春初可以再种一茬水稻,这样1年就可以当2年用。”谢华安说。那些年,他像候鸟一样奔波于福建和海南之间:买不到坐票,他在火车上一站就是40多个小时;春节回不了福建,年初一吃完早饭就去“守田”。

    “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中,种子的份额能达到1/3。”基于对种子地位的认识,谢华安和他的伙伴们没有止步于“明恢63”和“汕优63”,相继选育出了“明恢86”、“航1号”等恢复系和“Ⅱ航优1号”、“Ⅱ航优2号”、“汕优77”、“Ⅱ优明86”、“宜优673”等优质米品种,并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展开了对耐贮存水稻品种的研究。

    “实际生产中需要什么,老谢就研究什么。”三明市尤溪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卓传营告诉记者,从1998年在尤溪建立再生稻高产栽培基地至今,谢华安不断将超级稻新品种引入尤溪,带动全县再生稻品种“不到2年更新一次”。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收割后的稻茬再长一季,60天能拿到四五百斤的单产,相比种植双季稻省工省时,还能避开稻瘿蚊危害。”谢华安向记者展示了再生稻的增产前景:南方有5000万亩单季稻田适宜种植再生稻,如果都能达到尤溪的产量水平,每年可增产稻谷400亿斤,相当于福建省2年半的粮食需求量。

    从2000年到2012年,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百亩示范片已连续13年头季亩产超过800公斤,再生季亩产超过450公斤。“以前种双季稻,两季才900公斤,现在头季差不多就能拿到900公斤。”麻洋村村民曾房辉家6亩田就位于百亩示范片内,他清楚地记得2004年头季亩产971.9公斤,2010年再生季亩产达到601公斤。

    经过多年的筛选,谢华安的研究团队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类型丰富的育种材料,目前他更加注重的是另一类种质资源的培育和储备,这就是育种人才团队的建设。从“汕优63”课题组到福建省水稻育种重大专项团队,谢华安不断挖掘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潜力,“接下来要依托水稻育种重大专项,推动省内不同地市、不同层次科研院所共享优异种质资源,以理念转变为突破口,整体推动福建省育种水平的提高。”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