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丹丹 通讯员 汪永安) 近日,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的一块玉米高产示范田刷新了安徽玉米栽培的高产纪录。经安徽省农委、安徽农大、安徽省农科院专家组的现场测产,该示范田种植的隆平206夏玉米亩产达916.64公斤。
据悉,安徽省玉米播种面积达1600万亩,但平均单产不高,2012年全省玉米平均亩产仅为346.5公斤。为充分发掘该省玉米种植潜力,近年来,安徽省农科院烟草所玉米研究中心组织科研人员,进行“夏玉米800公斤以上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2012年在利辛县永兴镇创造了亩产808.2公斤的高产纪录。时隔一年,这一纪录被再次刷新。
专家介绍,此次玉米大幅增产的秘诀是科研人员根据示范点的生态条件,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制定科学的技术路线,集成土壤深松、增加密度、平衡施肥、保绿防衰、成熟收获等核心技术。安徽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副主任、示范点首席技术专家王世济告诉记者,用传统方法,每亩种植玉米3000~3500株,而新技术大幅提高栽培密度,每亩种植6500株,种植时松土的深度由原来的30厘米增加到50厘米。同时通过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新技术达到玉米植株保绿防衰的效果,使玉米棒子成熟时,秸秆仍郁郁葱葱,持续供给充足养分,从而达到大幅增产的目的。经测算,新技术栽培玉米,每亩要增加种子、肥料成本100元,但由于产量增加一倍左右,去除成本,亩均增效可达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