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周麦"之父的18个麦"子"--记小麦育种家郑天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2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226
 

    生各有自己的规矩方圆,有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人立志将帅,叱咤风云;有人则是用心劳作,默默奉献。机会给他的人生就是育种、创新,为了大地的丰收是他一生的目标,丰收万家、德存天下是他人生的承诺。

“周麦”之父的18个麦“子”

——记全国著名小麦育种家郑天存

《 农民日报 》( 2013年10月28日   06 版)

郑天存在仔细观察麦种。本报记者范学忠摄

    本报记者 范学忠 实习生 王晓星

    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被称为“中原粮仓”,其中小麦的贡献堪称头功。截至目前,河南小麦品种经过10次更新换代,平均亩产已从1949年的不足40公斤增长到近400公斤,小麦良种对于增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5%以上,位居全国之首。在实现小麦大幅增产的功劳簿上,有这样一位杰出的育种家,他就是原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现任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育种家,“周麦之父”郑天存。

    ——他主持小麦新品种培育及栽培技术研究40年,先后培育出18个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其中国家级审定推广的新品种达12个,连续10年国审品种数量全国第一;

    ——他研究创新的冬小麦平原地区就地加代技术,使小麦育种年限缩短一半,大大加速了小麦育种进程,1984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创育“周8425B”新种质,被国家收入优异种质资源库,黄淮麦区利用其衍生系,共育成46个新品种,每年推广种植面积推达6000万亩,几近黄淮南片适宜麦区的50%,对“周8425B”抗病新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获得4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他培育的周麦系列小麦新品种,被老百姓誉为“神麦”,20年来一直是黄淮麦区主推品种,总计推广面积4亿多亩,为社会直接增产粮食160多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他率先践行育繁推一体化,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20年前领衔创办了“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这家企业已跻身全国骨干种业50强。

    把育种年限缩短一半

    1944年,在黄泛区腹地的河南省西华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郑天存出生了。逃过“水、旱、蝗、汤”和三年自然灾害,靠吃红薯泥保命的小天存暗暗发誓:“长大了,我要让父老乡亲们都吃上香喷喷的白面馍馍。”

    1964年,郑天存怀揣梦想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南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被派往河南商水县驻村推广农业科技。看到那里滩地多,小麦产量很低,郑天存就引进新品种,2年使所在村500多亩小麦亩产从不到100公斤提高到250多公斤,亲身体会到种子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作用。1972年,郑天存被分配到周口地区农科所以后,常有农民前来寻找新品种,望着他们扫兴而归的背影,郑天存心里十分难受。于是他住进了淮阳县从庄村,开始了自己的育种梦想。

    那时,周口地区农科所还是一个刚刚筹办的穷所,一无实验仪器、二无试验基地。郑天存就在农田里搭起帐篷,吃住在田间,一边向专家请教,攻读育种书籍,一边跑遍乡野,在田间搞试验。

    把全副精力投向小麦育种,是改革开放后。郑天存说:“农村改革使农民大大提高了种田积极性,可小麦品种混杂、退化,加上倒伏和病虫害,平均亩产仅有100多公斤。要想推动小麦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必须有小麦新品种。”

    小麦育种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一般培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5-10年。缩短育种时间,成了科研和实践上一个难迈的坎。对于冬小麦来讲,必须经过越冬低温阶段,才能完成春化发育,否则很难抽穗结籽。如果按常规季节育种,培育一代就要一年,而育成一个良种一般5-10代才能稳定。郑天存大胆进行平原当地冬小麦夏繁加代技术的探索。他创造的“立体营养春化法”,使加代成功率达到98%-100%,硬是把育种年限由6-10年缩短到3-5年,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周麦”足迹遍布小麦生长的地方

    郑天存创新科研方法,30余年相继培育出18个麦“子”——12个通过国家审定、6个通过河南省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开启了他的“周麦时代”。

    上世纪80年代前期,首批4个品种周麦8048、8088-46(豫麦15号)、8826、8833,使小麦单产从每亩150公斤左右提高到三四百公斤,使当地小麦产量首次实现历史性突破。

    第二批6个品种,以“周麦9号”(国审豫麦21号)为代表,集高产多抗于一体,在黄淮流域跨省3年区域试验中名列第一,平均亩产506.9公斤,在全国新品种区试中首次创造了亩产超千斤的纪录,在豫、皖、苏等8个省累计推广面积1亿多亩,1996年、1997年成为全国小麦第一大品种及黄淮南片麦区国家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1995年全国第九届发明博览会上,“周麦9号”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杰出发明者金质奖。至今,我国农业科研领域只有两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另一位是袁隆平。

    第三批3个品种周麦11号至13号问世,追求高产再高产的目标,亩产500公斤-600公斤,稳产500公斤,其中国审“周麦12号”和国审“周麦11号”分别获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第四批品种周麦16号至19号,使小麦产量高产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达到每亩700公斤。尤为可喜的是“周麦18号”表现出高产、抗灾、稳产等特优品种的全部特点,在2003年、2004年河南省、安徽省和国家级试验中,8组试验产量均创第一。

    退休前,郑天存又育成了第五批新品种周麦20号至24号,其中国审“周麦22号”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均表现出高抗病性,2013年种植面积己达1500多万亩。

    这18个品种,郑天存都把它们称呼为麦“子”。

    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是实现育种突破的关键。1978-1984年,郑天存利用小黑麦等与普通小麦杂交、辐射、回交育成了矮秆、大穗、抗病新种质——周8425B。它具有4个抗病新基因,能有效阻止小麦条锈病的大规模流行。黄淮海麦区利用该种质已育成了的46个审定品种,近5年来河南新育成的品种70%都是它的后代,用其做亲本已育成衍生品种(系)达80多个,包括“百农AK58”和“周麦16”等主栽品种。

    听到农民说“周麦磨出来的面有些黑”,心里不是滋味

    2006年3月,忙碌了大半辈子的郑天存退休了。按说功成名就,也该歇歇了,然而郑天存继续在育种一线上负重前行。他说:“算是一种惯性吧!在育种这条路上走顺了就停不下步,觉得还能育出更好的品种。更重要的,就是听到农民说‘周麦磨出来的面咋有些黑’,心里不是滋味,解决了小麦高产问题,但还缺少既高产又强筋优质小麦品种。”

    高产与优质是世界公认的一对矛盾。要优质,生物体就要合成更多的蛋白质,就要消耗更多的光合产物,就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郑天存认为若结合分子标记高新技术育种手段,加强种子资源创新,实现优质高产于一体是可行的:“这个任务没有完成,我是没有资格在家享清福的。”

    2008年,郑天存又披挂上阵了。他倾其所有,又把两个儿子、两个闺女家的积蓄全都拿了出来。为育种,老郑这家人牺牲了太多,但家人并没有责怪他,他们明白,郑天存心里装的都是他的种子,装的都是他对农民兄弟的承诺,再装不下那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时间,郑天存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丰德存麦1号”集高产、强筋、多抗于一体,较好地解决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负相关难题。2011年,该品种同时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审定,成为极具推广潜力的好品种。今年8月15日,在全国小麦品种区试总结会上,郑天存选育的“丰德存5号”小麦新品种,强筋优质,品质评分达到全国最高的96.97分;“丰德存8号”比高产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以上,又一次破格进入生产试验。8月18日,在全国小麦基因组及分子育种学术会议上,郑天存的报告《40年来小麦常规育种实践及对黄淮南片麦区今后育种方向的分析》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

    要把试验田的小路踏得连草都不长

    杨友联,郑天存的老搭档。退休前,他是周口市农科院的党委书记,与老郑共事7年,如今帮老郑打理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1999年麦播时节,我们在麦种库监控中发现,经农药包衣的一批小麦种子因堆放原因发芽率降至67%,低于85%的国家标准。此时已有18万斤种子售出,怎么办?”杨友联说,老郑力排众议,坚持“不合格的种子,一粒也不能落到老百姓手中”。当晚,一则广告在周口电视台反复播出:“凡是买到周口农科院科技公司‘周麦12’包衣种子的农民朋友,请您速与我们联系,可调、可换、可退。”有一些拿着空种子袋的农民,也给退款,最后赔了价值近200万元。不过,这一赔,赔出了老百姓的信任,新品种推广得更快了。

    熟悉郑天存的人觉得,退休后的他比之前更忙。2009年5月8日,由郑天存出任董事长的专业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种业企业——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隆重开业。这是一家与国内唯一拥有“Bt抗虫基因”技术知识产权和抗虫棉种子大规模产业化领军企业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的种业企业。郑天存再出发,又走在了中国小麦种业的发展前沿。

    “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8个月里,你都要深入到田间,要能够把试验田的小路踏得连草都长不出来。”尽管是公司董事长,郑天存几乎每天去位于郑州郊区的育种基地,那件已经发黄的白色工作服仍常不离身。已年届七旬的郑天存,在小麦育种的同时,又开始了玉米育种,一年5季(小麦一年两熟,玉米一年三熟)的工作量总是让他在海南和河南之间奔波。“我定了个规划,在80岁之前要再育成3-5个玉米国审品种,5-8个小麦国审品种,争取小麦新品种亩产潜力早日突破800公斤以上,为实现中国种业强国梦做出我的一份贡献!”郑天存对未来充满期望。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