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水稻专家颜龙安:迈过“三系”配套最后一道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2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170
 

     “珍汕97A”是我国应用时间最长、选配组合最多、推广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广的不育系,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母亲”。历经40多年考验,至今世界杂交水稻中还没有一个母本贡献堪与她媲美。

迈过“三系”配套最后一道坎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专家颜龙安

《 农民日报 》( 2013年10月28日   07 版)

颜龙安在查看稻穗。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文洪英 高杨

    有人把中国杂交水稻的培育与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世界和中国水稻产量一举提升了20%和50%,而掀起这场“绿色革命”的关键是两个江西人,与袁隆平并肩作战的,是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

    谈起杂交水稻,这位76岁的老人目光如炬、措辞严谨、滔滔不绝……杂交水稻就是他的全部,让天下人吃饱肚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他的毕生心愿。

    “我的‘女儿’嫁了一百多个‘老公’,培育出来的都是‘硕士’、‘博士’。”

    颜龙安的育种研究开始于1964年,至今已跨越半个世纪。1962年,他从当时的江西农学院毕业进入萍乡市农业局工作,并因很快育出了“萍矮58”等矮秆良种,在当地颇有名气。

    自1926年美国人发现雄性不育水稻、给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带来曙光后,近半个世纪,各国科学家的孜孜以求却屡遭碰壁。杂交水稻研究是世界农业科学领域公认的“哥德巴赫猜想”。1970年,袁隆平和学生李必湖在国内找到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即“野败”),此后的工作是把“野败”的不育基因转入栽培稻,育出生产所需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其中不育系是基础。

    1971年2月开始,来自全国13个省区市的5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齐聚袁隆平的海南岛南红农场基地,参与全国水稻雄性不育系选育攻关。刚刚34岁的颜龙安就是其中一员。得到“野败”资源后,他和同事在亲本材料中兼顾不同纬度选择籼稻、粳稻7个品种杂交。1个月后,他们收获了48粒比金子还贵重的种子,以及10万字实验记录。

    回到萍乡,种子下田7天后丝毫不见动静。颜龙安寝食难安、嘴角起泡,他四处咨询才找到症结:带有野生亲缘杂交后代的种子休眠期可能较长。他们小心翼翼把种子从地里挖出来。没有恒温箱催芽,就把种子用湿润的棉花裹紧,再用塑料布包好,放进贴身内衣口袋里,7天7夜后种子终于全部发了芽。

    1972年冬,颜龙安选育的“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经过南繁北育连续四代回交,不育株率达100%,不育度在99.5%以上,宣告我国首批“野败”不育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选育成功。之后,颜龙安将2个不育系种子分给全国协作单位测交配组,先后选育出100多个强优势组合。他将“珍汕97A”看作自己的“女儿”,以它为母本,科研人员选育出上百个“汕优”组合,他开玩笑地说成“嫁了100多个老公”。

    在众多“老公”中,“汕优2号”是全国首个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组合,“汕优63”、“汕优10号”、“汕优64”等更是国家认定品种优劣的区试对照标杆。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1982~2003年,“汕优”系列杂交稻累计推广18.74亿亩,占全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56.13%,增产稻谷1874.4亿多公斤。

    “珍汕97A”是我国应用时间最长、选配组合最多、推广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广的不育系,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母亲”。历经40多年的考验,至今世界杂交水稻中还没有哪一个母本贡献堪与“珍汕97A”媲美。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

    继江西后,全国有些地区也培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但恢复系仍没有找到,“三系”还无法配套,迈过这道坎杂交水稻才算大功告成。1972~1973年,颜龙安再接再厉,用培育出的2个不育系与593个来自中外的不同品种进行测交试验,成功筛选出“7101”、“7039”等我国首批强优恢复系,宣告了我国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81年,国家科委、国家农委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籼型杂交水稻》成果国家特等发明奖,“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不育系是该奖项的核心内容,颜龙安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的主持人被列为获奖者之一。他先后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共12项,其中国家发明奖特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先后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中华农业英才奖、首届中国作物学会科技成就奖、袁隆平农业科技奖、井冈之子等荣誉。

    “我现在争取一年做两年的工作,努力工作就是在延长自己的生命。”

    说起颜龙安的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他形容自己“起步晚”,但“走得不慢”。为了心爱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事业,他从不懈怠,创新不辍。

    就在1973年全国水稻科研生产现场经验交流会上,颜龙安通过《利用“野败”选育水稻“三系”的进展情况汇报》一文,宣布“三系”配套成功,并提出“热带地区品种对野败恢复的比例大,亚热带地区品种对野败恢复的比例较小”等促进野败恢复系选育的重要结论。

    就在此时,他却被另一则信息深深吸引着。日本研究人员提出一个大胆的思路:以栽培稻作母本,以野生稻作父本,反向杂交,改变细胞质,创新育种途径。一般选育不育系,杂交两代就能找到,但他杂交到三代仍没找到,为何?属牛的他以一股子牛劲,继续钻研下去。1978年,反向杂交到了第四代,颜龙安终于和助手在25亩试验田、50多万株杂交后代中找到2株与众不同的不育系。仅这2株就已经创造了一种育种新质源,在世界属首次发现。1987年,经全国19位专家实地鉴定,命名为“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颜龙安把突破口放在超高产杂交稻上,他创新提出以增大库容量为突破口的育种思路,即选育大穗大粒型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实现双亲性状互补、选育超高产组合的构想,创造强优势后代。“献优63”就是用这一思路育出的后代,1989年在江苏试种最高亩产达900公斤。从那时至今,颜龙安先后选育出强优势组合8个。

    粮食基本自给后,颜龙安又在思考如何让老百姓吃得好,把育种方向由产量高、抗病虫害转为兼顾米质方面。“有段时间老百姓不爱吃杂交稻,说连米汤都是清的。”他说,“有一次记者采访我,问杂交稻的红旗还能打多久,我告诉他,会永远打下去。”紧接着,“752”系列组合陆续问世,其中“中优752”达到国标二级米质。颜龙安历时近10年选育出杂交早稻品种“汕优102”,产量高且口感好。

    从1969年开始,颜龙安几乎每年都要过两个夏天,一个在江西,一个在海南,一年繁育两代。那时候,南繁的条件十分艰苦,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而面对育种研究如痴如醉的他,常常到了忘我境地。

    1992年的一天,因脑部长了一个鹅蛋大的瘤子,颜龙安突然昏倒在工作岗位上。打着点滴坐上了赶赴北京治疗的火车,他满脑子想的却是晒在屋顶上的稻谷,其中有10粒种子是他选育的显性核不育杂交后代。火车一到京,他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在家的孩子:“把谷子收进来,保管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稻种植经历了从高秆、矮秆到杂交稻、超级稻的发展历程。颜龙安常说:“我很有幸,赶上了后两个技术腾飞的时代。”他和记者算账,如果自己一年能干两年的活,那人生命的价值就真的延长了。

    “一个人能力再大,也不能包打天下,没有好的团队,就不能成就杂交水稻的辉煌。”

    说起当年科技大攻关,颜龙安很感慨:“那时候大家只有一个目标,所有的成果都无偿分享。”当年正是他两个不育系种子分给全国协作单位才有杂交水稻推广的今天。陪伴颜龙安近30年的助手蔡耀辉说,颜老常说,作为一名科技人员,要有政治头脑,要有大局意识。

    经过多年研究,颜龙安探索出杂交稻繁殖和制种的6项关键技术:选择最佳繁殖和制种季节;科学设置隔离区;准确安排父母本播种期的错期;调整花期和花时;确定最佳行向和行比;提高异交率的综合技术。这些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后,使杂交稻繁殖和制种平均亩产从50多公斤提高到150多公斤,每年为农民节约开支近40亿元,减少繁殖和制种面积270多万亩,增产粮食13.5亿公斤。

    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萍乡形成了一支全国有名的杂交稻制种农民专业队伍,承担了海南杂交稻制种面积和产量的80%以上,这也成为萍乡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制种大户们都习惯地把颜龙安称为“师傅”。1999年,颜龙安总结20多年的实验数据和实践经验,主编出版了60万字的《杂交水稻繁制学》,开创了一门新学科,这本书也成为育种科研人员和水稻专业户的实用参考书。

    颜龙安历任萍乡市农业局副局长、市科委主任、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名誉院长等职务,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连续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其中四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用“高超的专业技能+包容的协作精神=人才成长的摇篮”指导工作,对年轻人的提携不遗余力。1983年他任萍乡科委主任后,解决了不知多少知识分子夫妻分居、住房和子女就业问题;1995年任江西省农科院院长时,为吸引人才、留住人心,他建了3栋高知楼,一手提拔了17名干部,这些人如今已成为江西省农科院的中坚力量,很多人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的获得者。

    临行前,记者问起颜老多年前提出杂交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他笑着说,这些只是指标,仅拿单单提高光效能力来说,增产的潜力就是翻一番,如果从品种型杂交上升到分子型杂交,理论目标会更高,但这需要我们几代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只能说,杂交水稻的明天会更好。”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