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中国种业危局:“未做强、先过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29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浏览次数:810
 

  各自为政的“专家经济”

  9月中旬,由深交所主办、湖南证监局协办的“现代农业行业上市专题座谈会”在长沙召开。

  这更像是一次种业IPO专题会。在来自全国的10余家参会企业中,有半数以上为种业类拟上市公司,如以水稻为主营的湖南科裕隆,以玉米为主营的北京联创,以马铃薯为主营的湖北凯瑞百谷。

  “个别好品种可以支撑一家上市企业的规模,但风险较高。”针对与会企业的特点,国元证券的保荐代表人在会上举例说,荃银高科(300087.SZ)上市期间业绩主要依赖“新两优6号”超级稻的推广,“郑单958”、“先玉335”玉米品种则在登海种业、敦煌种业(600354.SH)的营销收入中占主导地位,“企业需要加快新品种的研发。”

  种业是一个研发密集型行业,需以大投入达到大产出的目的。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执行副所长阙紫康对种子行业8家上市公司做过一次研究,他说,登海种业研发强度最高,近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接近5%、不足5000万元,其他企业则不足3%,与国外种业巨头动辄每年10%的研发费用、10亿美元以上的投入相比,不在一个量级上。

  一方面是科研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体制改革仍然滞后。

  中国种业科研院所的专利基本采用职务成果的模式,单位依法对之享有专有权利,单位领导往往拥有最大话语权,而对付出辛勤劳动的具体研发专家有效激励不够。尽管国家逐年加大种业的科研投入,但在利益纠葛下,国家科技人员在取得一定成果后大多选择“脚踏两只船”,甚至离职“下海”,神农大丰等多数上市公司的主要技术带头人均有科研院所任职背景。

  在全国,举着“袁隆平学生”的牌子、甚至以袁隆平名字的某个字注册、开办实体的不在少数。2009年11月,在呈送给湖南省委宣传部的一份《关于请求维护“隆平”品牌形象的紧急报告》中,袁隆平院士签上了自己的意见:“请给予大力支持。”

  各自为政、一个品种打天下的“专家经济”无法从企业发展战略上形成合力。隆平高科2012年财报显示,公司主打产品为“Y两优1号”、“深两优5814”、“C两优608”,除“C两优608”为湖南隆平与湖南农业大学共同选育外,其他两个品种均从外购买。“湖南隆平的科研复合优势没有显现。”据已从隆平高科离职的相关高管透露,凭借隆平高科金光闪烁的品牌,公司完全具备冲击百亿企业的实力,“但湖南隆平主要科研人员为一致行动人,由‘6常委’(指6名主要科研人员)说了算,同时,湖南隆平的科研核心成员还是隆平高科经营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因为内部育种的激励措施,这种制度设计可能使得公司与外界的技术合作趋向减少,甚至排他。”

  隆平高科创立于1999年,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发起,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2004年,资本高手伍跃时控制的长沙新大新集团有限公司受让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全部国有股权,隆平高科成为一家民营控股企业。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中国种业改革发展的方向,需沿着技术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这两条相辅相成的主线展开,但在执行层面,“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仍然上升不够,国内种子企业“多、小、散、弱、乱”的局面一时难以扭转。

  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调查,目前,全国450多家科研院所创办了3000多家种子公司,平均每个科研院所拥有6家种子公司。2013年初农业部称,目前种子企业数量为6296家,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企业仅59家。种业前10强企业所占的国内市场份额不足15%。

  作为种业龙头企业,丰乐种业、大北农、隆平高科和登海种业等8家上市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总共不到90亿元,而国际种业巨头孟山都2012年营收则高达135亿美元。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