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张海银:中国民族种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先行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355
 

    1997年4月16日,由合肥市种子公司独家发起成立的丰乐种业股份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当时全国2700多家种子公司中第一家上市公司,丰乐种业因此被誉为“中国种业第一股”。
他心里始终在圆一个梦

——记中国种业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张海银

《 农民日报 》( 2013年11月11日   06 版)

    本报记者范学忠张海银在办公室。 资料图片

     谁是当代中国民族种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先行者?种业界同仁会不约而同地给出一个答案:张海银!

    今年76岁的张海银,现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顾问、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理事长。他亲手缔造了“丰乐种业”、“荃银种业”两家中国民族种业上市公司。今年8月,他又捐资500万元成立“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为探求民族种业发展再献爱心。

    一粒种子闯天下

    20世纪80~90年代,安徽省合肥市种子站境况窘迫,在合肥西部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有几间平房,“十来个人,七八条枪”。1984年,虽然在种子管理站的基础上成立合肥市种子公司,但只有15名职工,固定资产不到15万元,这就是张海银创业的全部“家当”。

    当时,国家对大宗作物种子市场还没放开,全国上下都是条块封闭式经营,就是在所辖3个县经销大宗作物种子都不被允许。在这种情况下,张海银敏锐地察觉到种子市场的新情况:一方面,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农民对瓜菜种子需求很迫切;另一方面,县级种子公司对瓜菜种子尚没重视起来。在这种形势下,张海银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经营方向,搞起蔬菜和西瓜种子的科研、生产和开发。

    当时,国内种植的西瓜主要是常规品种,广东澄海县白沙农场育出的“新澄1号”杂交西瓜新品种在广东一炮打响,但却遭遇一些种子经销商掺杂兑假,“假种子事件”震惊全国。张海银认为发展“新澄1号”制种是个机遇,他立即派人引进“新澄1号”杂交西瓜亲本,当年冬天就带着技术员前往海南三亚荔枝沟,10多个人挤在低矮的茅草棚里,围着10余亩试验田进行繁殖制种。冬繁任务顺利完成,为后来西瓜种子生产经营打下了种源基础。

    从1985年起,公司以杂交西瓜种子为突破口,走出一条“公司十农户”的种子生产新路,生产出的第一批杂交西瓜种子纯度高达98%以上。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张海银一方面动员职工背着种子到全国有关省区市种子部门上门推销,并无偿赠种搞实地生产示范,一方面在安徽省种子公司支持下,在省内7个地市统一组织供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时,受到杂交西瓜假冒种子危害的上海、浙江两地种子公司正欲寻求质量可靠的供种单位,合肥市种子公司抓住机会,于1987年6月成立了沪浙皖杂交西瓜种子产销联合体,形成了由合肥市种子公司负责种子繁育生产、相关省市种子公司负责销售的新型市场运行机制。后来,这个产销联合体逐步扩展到全国28个省市区种子公司,并在130多个地市级种子公司成立种子营销处,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一个全国最大的杂交西瓜种子销售网络形成了。该网络10年累计推广杂交西瓜、甜瓜良种260万公斤,年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带动瓜农年增收超过10亿元,其中最高年份产销量近50万公斤,占全国供种量近1/2。

    丰乐种业原副总经理孙兰芳,与张海银一起共事25年。她说:“张海银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很多事情发生在1987年。那一年,我们放弃了事业单位的待遇主动转企;那一年,我们注册中国种业第一商标——丰乐;那一年,我们自办种子试验站。几年不到,选育、推广的丰乐牌西甜瓜种子,就从一个迅速发展到几十个,占全国种子市场的份额超过1/3,并出口美、日、韩及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最早形成的科研、生产、加工、销售、贸易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种子企业。”

    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这时,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来到了面前,国家放开资本市场,允许一些有条件的企业挂牌上市融资。1996年10月,合肥种子公司成为全省28家争取上市企业中唯一一家农业企业。1997年4月16日,由合肥市种子公司独家发起成立的丰乐种业股份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当时全国2700多家种子公司中第一家上市公司,丰乐种业因此被誉为“中国种业第一股”。1998年,时任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在视察丰乐种业时称赞张海银“率先走向市场,率先企业办科研,率先走出国门,率先改制上市”,是中国种业的标杆。

    张海银在经营种业的同时,更重视科技和培养人才。1997年,丰乐成立中国第一家博士后工作站,进行分子育种探索,并与世界一流的分子育种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项目合作,与中国水稻所、福建省农科院合资设立中科丰乐公司,为种业培育了大量人才,丰乐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种业的“黄埔军校”。如今,安徽隆平高科总经理张秀宽、安徽荃银高科总经理陈金节、江淮种苗研究所所长戴祖云等数十位在种业战线上活跃的高管人才,都有着在丰乐成长的经历。

    二次创业更辉煌

    2001年,“丰乐种业”上市已经3年多了,公司总资产也由初创时的6.8万元发展到6.8亿元,然而也就在是这一年,64岁的张海银不得不离开为之奋斗了30年的丰乐种业,正式退休。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合肥市政府奖励他16万股丰乐股票,折合现金相当于200万元。这笔钱,虽然足够保障他的余生生活无虞,但却难了他对发展民族种业的愿望。

    李成荃回忆说:“我了解并佩服他对种业的热爱和痴迷,对事业的执着和勇气,对经营的钻研和创新,就拿了6万块钱投进去入了股。”2001年11月,一个由16个股东组成的安徽荃银高科技研究所诞生了,分别从李张二人的各字中取一个字。张海银把政府奖励的200多万元全部投进去。就这样,64岁的张海银、72岁的李成荃及伙伴们一起,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2002年7月,张海银又与四川禾嘉共同组建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开始进行农作物种子科研、生产、贸易一体化经营。他把“创建新机制,聚合新资源,研发新品种,创新求发展”放在工作之首,先后聘请了辽宁的杨振玉、广东的李传国、湖南杂交稻中心唐传道等6个省的专家帮助育种,在海南、安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科研育种、亲本繁殖基地。

    自己没有品种就买人家的,安徽荃银先后买进了中国水稻所Ⅱ-32A三系水稻不育系4个省的开发权和辽宁广占63-4S不育系水稻85%的开发权。2004年,荃银有了自己培育的第一个品种——两系超级杂交稻新品种“新两优6号”,该品种2005年通过国审,2006年成为农业部确认的第一批向全国推广品种。截至2007年6月,企业累计为广大农户提供两系、三系杂交稻种约1300万公斤,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创社会效益近10亿元,企业净资产总额保值增值近3倍。

    从一开始,张海银就为公司确定了“在搞好种业发展的同时,引导团队积极进军资本市场”的目标。2008年初,公司改制为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2010年5月26日,荃银高科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我国首家登陆创业板的民营种业企业,共募集资金4.69亿元。

    上市后,荃银高科依托资本市场的优势,坚持产业运作与资本运作并举,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0个控股子公司、4个专业公司和1个事业部,集水稻、玉米小麦、棉油、瓜菜等农作物种子业务于一体的多元化高科技种业集团,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部首批32家育繁推一体化认定企业、中国种业骨干企业。截至2012年底,荃银高科总资产达10.02亿元,净资产6.84亿元,在全国杂交水稻种子产业规模化中位居前列。

    目前,在荃银高科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总部新址,一个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集科研、生产、加工、储存和营销于一体,由5栋大楼构成的建筑群正拔地而起。

    圆种业强国之梦

    今年10月19日,中国种业界200多人齐聚合肥,共同见证一个历史时刻——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成立暨揭牌仪式。这是张海银以个人名义捐资500万元设立的一个旨在“励志种业,促进创新,服务三农,回报社会”的非公募公益基金会。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专程前往祝贺。他说:“张海银先生在76岁高龄成立了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正是因为,那就是中国种业强国之梦。在建设种业强国,实现种业梦想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中国种业人的创新、斗志、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

    张海银,1937年12月出生在安徽霍邱县河口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家境贫寒,放过牛,种过田,当过兵。出身农家的张海银,当兵之前,就稔熟于农活,摇耧撒种样样能干。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随着学校下迁,人员下放,张海银多次要求到农场工作。直到1967年,他被批准下放到合肥市郊的岗集农场工作,从此与农业与种业结下不解之缘。在合肥市种子管理站和种子公司工作期间,单位的传达室变成了他的办公室。不论是引种试验、繁育推广,还是和技术干部一道到基地收种、串户送种,酷暑严寒,处处率先。一次,一位外地客户找张海银办事,发现他正腰系围裙在厨房帮忙,原来他是在为生产基地前来送种的农民准备午饭。张海银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敢想敢为敢担责,就有了成功的可能。”

    从1973年进入种子行业算起,张海银在为种子事业奋斗的40年中,有过成功的收获和喜悦,也有过坎坷的辛酸和痛楚。虽然,他曾被选为安徽省第九届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获得不少荣誉,但他始终坚守本分,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如果没有种业这项事业给我提供的平台,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我本人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虽然已年逾七旬,但对种子事业的热爱和深厚的感情没变。”张海银说,“做人当有感恩心,因此我捐资500万元,发起成立一个以老种业者个人名字命名的种业基金会,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想继续为促进现代种业的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