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11点多,贵池区秋江街道莲台村村民喻月凤走出秋江棉业公司,荷包里装着2550元卖棉款。她家种了2亩棉花,300公斤4级标准籽棉单价8.50元/公斤,2550元是今年的全部收获。喻月凤对这个价格并不满意。“去年也是2亩地,卖了将近4000块钱。今年大旱,棉花收成不好,但是质量要比去年好啊,成本也高了许多啊。”
由于今年棉花产量降低、质量提高、成本增加,在9月20日开秤收购之前,不少棉农乐观地估计应该能卖个好价钱。“怎么着也该比去年高出一小截吧。”双赢棉花专业合作社民生分社负责人喻会满当时也是信心满满。但是最后结果却让棉农大失所望,一部分人咬咬牙也就卖了,还有一部分舍不得卖,囤积观望。
据了解,我市现有棉花种植面积35万亩,今年的高温热害对棉花生产影响较大,平均亩产在200公斤上下,减产15%左右,在抗旱难度较大的丘陵地区,亩产不足100公斤,减产率达到40%—50%。虽然产量较低,但由于天气干旱,使得一些坏的棉桃自动脱落,低级棉成分较少,而且水分含量低,整体质量较好。
“今年收购的棉花很少有不合格的,一般都在4级以上。”秋江棉业公司总经理程双应说,“这样的棉花我们当然希望多收一点,收快一点。”但是开秤收购两个月以来,全市已收棉花约1.05万吨,棉农交售进度在65%左右,低于往年。秋江棉业通过合作社、大户、经纪人合作,拓宽收购渠道,加快收购进度,截至目前收购籽棉2900吨,已加工20%交储,收购进度仍是不太理想。
种植成本增加是导致棉农惜售的主要原因。合作社负责人喻会满,同时也是种棉大户。“我今年种了8亩棉花,今年亩产250斤左右,每亩棉花种植投入种子、农膜、化肥、农药、抗旱等成本800块钱,还不包括人工,都是4级棉的话,一亩能卖1000多块钱,前后一算,纯收入只有200多块钱。”喻会满觉得,“每斤五块钱以上才合算。”
成本增加压缩了棉农的收益空间,也相应地打击了棉农的种棉积极性。双赢棉花专业合作社民生分社共有社员20多户,今年种棉面积比起去年减少了40%。“像这样没赚头,明年面积还会减少。”喻会满忧心忡忡地说。据市供销社调查,由于土地流转、棉花比较效益相对较低以及农村有效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原因,今年我市棉花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了将近8%。
棉花价格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市供销社分析,目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收储政策继续托市,政策主导市场,内外价差比较大,加上纺织需求减弱等原因,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仍将以稳定为主,每公斤籽棉(标准级)价格维持在8.6元左右。
为了切实维护棉农利益,市供销社严格实施保护价,帮助收购企业融资,保证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应收尽收、不打白条。同时,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积极研究采取措施,稳定棉花产业发展。
市农委、供销社等有关部门积极搜集棉花价格走势、国际国内市场行情等信息,向棉农发布,引导棉农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种植。各县区依托企业、合作社,开展统一适时播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收购、统一经营和分散种植的“五统一分”模式,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强化科技兴棉,提高植棉综合效益。同时,进一步调整和规划棉田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向规模植棉要效益;强化龙头企业作用,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农民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积极引导和扶持棉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让棉农既参与生产又参与流通,推进棉花生产健康有序发展。(记者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