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种业发展过程中,科研院所、制种基地、种子协会、社会基金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力量,科研院所大力开展公益性研究,并与骨干企业开展紧密科企合作;制种基地保障了良种供应,承载着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求的重任;中国种子协会充分发挥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做好桥梁与纽带;现代种业基金从金融环境上为种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编者
科研院所
《 农民日报 》( 2013年12月23日 07 版)
成效
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和基层科技人员已经基本上明确了商业化育种的改革方向,国家公益性科研单位承担种质扩增、改良、创新的前育种研究,从事育种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和信息服务。
鼓励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金色农华等20多家种业企业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组建北京玉米DH工程化育种联合体;中国种子集团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大型生物技术育种研发平台,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签署杂交小麦研发协议等。
挑战
受到现有体制机制限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事企脱钩”进展缓慢;科研教学单位课题组式的育种规模小、效率不高,农业生产缺乏广适多抗、适合机械化作业、设施化栽培的品种;随着气候变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地方品种和野生种质资源消失、遗失严重。
走向
强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调整财政支持方向、投入结构,建立长期稳定投入机制,重点支持种质资源、育种理论、共性技术等基础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
鼓励科技人员向企业流动。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育种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向企业流动。
加快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退出商业化育种。
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办的种子企业“事企脱钩”。
中国农业科学院——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在种业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建成了世界第二大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8个中期库,9个国家级种质圃,建立了2个国家级、17个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2个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创立了水稻、小麦品种光温反应特性理论,构建了水稻、小麦、大豆等主要作物的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牵头开展了小麦、棉花、油菜等农作物基因组测序,发掘了一批有重要农艺性状的新基因,实现了杂交水稻、超级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植酸酶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杂交油菜、高产大豆等重大核心技术的突破等。
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加强种质资源、基因资源、育种理论方法等的研究。中国农科院把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纳入科技创新工程进行重点支持,并将相关团队列入“青年英才计划”面向全球招聘。同时加大种质资源、育种材料、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成果向社会开放的力度,着力提升全国种业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
同时,发挥科研优势,推动全国科研大协作,支撑种业发展;加强科企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商业化育种进程;加强院地合作,共建种子之都,打造国家种子硅谷。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重点扶持种业企业发展壮大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不断完善“科研院所侧重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种业公司侧重商业化育种研究”的科技研发新体制,重点扶持秋乐种业发展壮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一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进入秋乐种业进行商业化育种研发。对进入公司的科研人员实行“双轨制”,允许其进入企业期间保留事业单位身份,原职务职称不变。
二是制定激励措施,激发进入公司的高端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对进入公司的高端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成果奖励、绩效挂钩等多项激励政策。同时,进入企业的研发人员,在职称评定等方面还可享受与院内科研人员相同的政策。
三是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院企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机制。源源不断地为种业健康发展快速输送优异种质资源和育种新技术,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新模式。
四是支持秋乐种业组建研发机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实力。农业部黄淮海主要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玉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相继落户秋乐,逐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模式。
五是推动秋乐种业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业集团进行全方位合作,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