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间,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从常年制种面积仅有3万亩左右增至8万亩以上,挺进全国六强。
贵州杂交水稻制种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中期,但是多年来受制于各种因素,常年徘徊在3万亩左右。
2011年底,贵州省农委组织种业相关专家全面分析了贵州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明确了贵州种子产业发展的优势,提出以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为突破口,推动贵州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
同时,贵州每年安排种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实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加大机械化制种示范推广、植保统防统治、种子质量控制等工作,促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
去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到8.43万亩。今年,在全国杂交水稻种子大量积压、水稻制种面积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贵州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仍然保持稳定,贵州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8.12万亩,生产组合90多个,制种企业发展到20多家,且三分之二为全国种业50强企业,制种规模进入全国前六强。
值得注意的是,杂交水稻“三系”制种平均产量达到每亩219.2公斤左右。在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制种点,高产田亩产超400公斤。“两系”制种平均产量达243.7公斤以上,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特别是目前极具推广潜力的宜香系列和内香系列品种,在贵州制种单产高于相邻省份,内香系列单产达200公斤以上,远远超过四川和重庆产量,对于扩大贵州制种规模、增加制种农户的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