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菌核病是保护地芹菜栽培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天津地区每年在十一月中下旬至翌年三月都有发生,初发病时点株发生,严重时可造成连片或毁棚。
1、芹菜菌核病的症状识别
芹菜菌核病初发病时在上部叶片、茎基部、或靠近地面的叶片上,呈现水浸状腐烂,当棚室湿度适宜时,病部长出白色絮状菌丝。通过植株间的接触或枝叶搭靠,向四周健株蔓延。后期在菌丝间形成黑色鼠粪状坚硬的菌核。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种子、病株残体上越冬和越夏。当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子囊盘内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可随气流传播。孢子在寄主上发芽,产生侵入丝侵入芹菜组织,然后发育为菌丝,再继续侵染芹菜的其它组织。芹菜群体生长郁蔽、低温、连续阴雨潮湿下易于该病发生。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可选用津南实芹、西芹等品种;选无病株留种,然后用50度温水浸种10~20分钟,或1:200福尔马林浸种3分钟。
(2)加强栽培管理。重施基肥,配施磷、钾肥,防止芹菜徒长,增强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增强后期通风透光能力;后期根据天气情况控制好浇水和棚室湿度。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将发病株拔除装入塑料袋中带出田外销毁,并进行药剂预防。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5~7天一次,连续使用2~3次。喷药时要先从健株开始施药,最后喷发病株周围,以免人为操作带菌传播。也可根据棚室的湿度和天气情况使用烟雾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