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2月4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报道,在美丽海南三亚,每年冬天,都会有一群山东农业育种专家,像候鸟一样来到这里,在离家万里的土地上挥洒汗水,播种希望。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海南到也就有了另外一个名字——“中国的种业硅谷”。
海南三亚,东经108°~109°,北纬18°,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
在三亚,除了沙滩和阳光,说起三亚,很多人都会想起沙滩和阳光,但除了这些,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蓝天白云下的崖城镇,绿油油的玉米长得亭亭玉立,山东省农科院的玉米专家正忙着进行人工授粉。
“玉米的产量比北方长得还要漂亮,你看,绿油油的长的都非常漂亮。家里济南长不了这个样。长得非常好,而且特性都表现出来了,很容易选择。我们套袋授粉做起来也很容易做,越做越有劲儿。”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先告诉记者。
利用海南温暖的气候环境进行玉米加代培育,来缩短育种年限,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从那时起,每年冬天,山东省农科院的专家们就会赶赴三亚,这种候鸟一样的生活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
“土壤条件是差别比较大,咱们老家主要是壤土,他们是沙土为主,沙土就是保肥保水能力差,在这个地方就是要多施肥多浇水,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韩志景说。
在海片热土上,玉米种了一茬又一茬,科研人员也换了一代又一代。
“住那个小平房啊,虫子咬蚊子叮,还有牛粪啊到处都是牛粪,条件非常差;因为靠近赤道比较近嘛,太阳直射,直射对皮肤紫外线杀伤力相比北方还要强。”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先说。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春晓:前段时间有个同事评价我说,我是我们所里最黑的了,我心里就挺不高兴的;大热天的,在地里晒着,一晒就是一天,肯定女孩子都爱美呀,还是希望能漂亮点;但是我们下地就不可能捯饬那些东西了。
2009年,山东省农科院在三亚组建了南繁育种基地,除了配备基础的研究设施外,还给科研人员提供了干净的食宿环境。可是尽管这样,有些试验田距离偏远,只能把饭送到地头上。
“从授粉,这已经十好几天了,中午都在这个地方吃,活儿很紧,你稍微一休息今天的活就干不完了,只能往后推。所以说也很急。”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高新学告诉记者。
“再早以前中午没饭,干个三四点回去以后再吃,现在有车了送饭的话,比以前要好点。”高新学说。
吃完饭顾不上休息,这些育种人又扎进了玉米地里。眼下正是合家团圆的时候,可这也是海南基地玉米授粉的关键时期,在这些种子守望者的眼里,虽然有一份对家人的牵挂,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虽说条件艰苦,远离家乡,可是这些南繁基地上的育种人仍然在不断坚持,他们靠的是什么信念?过年了,他们有什么话想对家人说?敬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