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基因以及转基因主粮的产业化问题上,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定下基调,即:技术研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转基因主粮产业化要谨慎。
农业部办公厅日前印发的《2014年农业科技教育与环保能源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引发大众关注。《要点》明确提出,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基因重大专项深入实施。对于转基因优质棉、抗虫及抗旱玉米、抗除草剂大豆、高品质奶牛等重大新品种的培育要加快,也要推动产品研发、安全评价与品种审定的有机衔接。专家指出,在转基因以及转基因主粮的产业化问题上,中央已经定下基调,即:技术研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转基因主粮产业化要谨慎。
定调“产业化”
在转基因问题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透露,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基本态度是:首先,分子级的育种是全球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对于这项先进技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这方面不能落后,在科学研究上必须努力站在世界的前沿;其次,转基因育种能否上市销售,提供给消费者,必须经过极其严格的审核,只有在确保它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的时候,才可以批准上市,否则任何人不能自己决定把它作为商品推出去;最后,一定要让消费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销售的转基因农产品(000061,股吧)必须标注含转基因成分,买或不买由消费者自主决策,这是应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由此可见,转基因产业化问题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料显示,从2004年至今,“转基因”曾先后5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从2007年起,中央对待转基因的态度日渐明朗,如2007年提出“严格执行转基因食品、液态奶等农产品标识制度”,2008年提出“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实施种子工程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2009年提出“加快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整合科研资源,加大研发力度,尽快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高产、优质、高效的转基因新品种,并促进产业化”,2010年提出“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由此可见,“产业化”已经中央多次提出,也必然是我国转基因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
须加强科学监管
《要点》还提出,强化转基因监管和科普宣传,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强化转基因生物安全属地管理制度和研发者“第一责任人”责任;另一方面,加强转基因安全评价信息公开、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转基因的认知水平。
对此,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黄大昉表示,在转基因领域科学监管非常重要,目前在非洲乃至全球采用转基因技术受到限制,主要就是因为缺乏适宜的、以科学为基础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监管制度。
记者注意到,在转基因管理和研发方面,“第一责任人”的说法尚属首次,对此有农业部官员称,政府有保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责任,作出这样的表述很有必要。
此外,资料显示,中央在加强转基因科学监管方面的表述也并非首次,早在2012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主题记者会上,陈锡文在答记者问时就曾作如此表述:“我们国家对于转基因品种的育种是高度重视的,但也要采取非常严格和科学的办法来进行管理。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生命科学、生物科学的前沿领域是应当鼓励科学家去研究的,而且从长期来看,它或许对我们的育种方式是一个促进。但是直接作为商品让居民去消费,对这个问题国家会非常慎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