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日报 》( 2014年03月31日 05 版)
尽管近几年植棉效益有所下降,棉田面积逐年减少,但杂交棉花的生产与种植,在一些集中产棉区仍然深受广大棉农的喜爱,他们非杂交棉种不购,非杂交棉花不种,有的农资经销商也是非杂交棉不卖。这是因为,在同等生态条件下,杂交棉花比常规棉花亩产籽棉要多25~50公斤,增产15%左右,效益也同步增长。杂交棉花的杂种优势强,科技含量高,用种少,密度较稀,种植用工量相对较少,虽然棉种价格偏高,可不少农民更希望用高投入获得高产出。特别是有经济头脑的农民,他们通过算账比较,认为杂交棉相对于常规棉,增产增收的效益更高。
但在棉种市场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仍然有些实际问题困扰着制种企业和广大植棉农民。
制种成本不断攀升制种企业利润缩水
杂交制种是靠人工操作完成的,制种周期较长,杂交授粉用工较多,工价有增无减。同时,制种租地费用逐年增加,制种生产的农资投入和管理费用节节高升,因此杂交棉种的成本也“水涨船高”,制种企业只得靠提高加工质量,调减每亩用种量来维系微薄的利润,有的制种商甚至感叹,如果把握不好可能制种越多亏损越大。若是不断提高杂交棉种的价格,又必然要增加广大植棉农民的负担,加剧制种企业与植棉农民的矛盾。
违规棉种增多市场秩序混乱
由于杂交棉种价格相对要高,有的一些小型种业套用名牌品种,装入假货赚取非法利润,坑害农民;有的用杂交一代与二代混装,冒充一代棉种忽悠农民,有的甚至用二代充当一代,谋取高额利润;有的种子经销商出于对某些名牌品种的嫉妒心理,从甲地套购棉种到乙地恶意杀价,造成市场混乱,使名牌棉种遭致贬值。
种植导向不一农民把握不定
由于植棉比较效益下降,杂交棉种价格较高,制种用工又比其它作物制种要多,有的专家提出今后调减杂交棉,多种常规棉,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与导向。据市场反映,很多从杂交棉种中尝到甜头的植棉农户,宁可选用高价的杂交种,也不愿购价格较低的常规种。对植棉意向不定的农户,他们对棉种的购买更不知如何是好?此外,常规棉种虽有品质退化的现象,但继续沿用2~3年是不成问题的,购种数量减少之后,棉种企业就会出现萎缩、尴尬的局面。
综合各地农民和农资经销商对棉种选购的意向,对棉种市场的走向与定位,提出以下的建议:首先,要尊重各地农民对棉种的选择,对习惯用杂交棉种地区的广大农民应给予大力支持。当然,亦可配置一定数量的优良常规棉种。同时,国家要制定政策,对大型棉种骨干企业要给予定向补贴,保持企业与农民选用杂交棉种的积极性。此外,严格审定杂交棉花品种,确保用种周期。严格种子市场管理秩序也是重中之重,对于违规违法行为,要坚决打击。湖北省孝感市农业局余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