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们看到随着农资服务社会化的加速推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行业正趋向“系列化”、“套餐化”、“订单化”的方向发展,而农机作为农资的重要方面,由于价格高、投入大、更新快、折损率高等原因,在普及推广中始终面临着种种困难。 而面对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农资服务的社会化如何全面推开,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央广网黑龙江5月22日消息(记者夏恩博 王丰 张英林 杨沼畔 乔仁慧) 据中国之声《三农中国》报道 ,春耕时节的黑土地上总是最热闹繁忙的,黑龙江省庆安县致富乡永富村村民刘方驾驶着已经开了四年多的二手旧拖拉机在平整土地。刘方家里有几十亩地,却只有几台破旧的农用机械,每年的春耕秋收都让他和家人疲惫不堪,他不止一次想购买一些新型的农用机械,但最终都无果而终。
刘方:“ 那些新的机械太贵了,咱买不了。补贴太少30%,到老百姓手里就没那么多了,你要去买人家就说已经补过了,是补过的价格,我那时候买了一个插秧机,9000多,补贴应该是1000块钱,还得到处跑,最后到手就四五百块钱。”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产粮第一大省,这样的称呼名副其实。在黑龙江省即使是像刘方一样的小农户,每家也有农田四五十亩。近年来,农民购买农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机补贴的资金缺口也随之出现。农机不好买,农民只好租别人的机械。肇东市五里明镇东升村村民焦艳峰给记者算了一笔农机账。
焦艳峰:“你像齐垄、滤肥、再加上收割,再加上喷药、深松这不都得机械吗?种一亩地得30到40,齐垄一亩地也得十三四,收割一亩地七八十,还有打药啥的,一年一亩地得四五百块钱。一亩地能卖一千二三百块钱,农资就站百分之四五十。”
租农机太贵,买农机补贴不解渴,算来算去,焦艳峰开始选择加入合作社,让自己旱涝保收。
焦艳峰:“我这么算就不如土地流转出去,一亩地给我630,年前就给我钱,还能自己打打工,还能保底,年底还能分红。”
梁兴晟是庆安县一家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和焦艳峰一样,目前加入他的合作社的农户已经达到163户,入社的农田有1万多亩。通过合作社的统一经营,大家种田的农资成本大大降低了。
梁兴晟:“特别是农资这方面,在合作社这方面,像我们集体采购,我们有时候会去哈尔滨的农资市场或者富锦市的东北最大的农资市场,去的时候我们可以方便和生产厂家谈,可以压价可以有很高的谈判空间。”集体采购不但能大大降低农资成本,另一方面,农民通过合作社购买农机也能销售到极大的便利。
梁兴晟:“你想用什么型号的农机具,你可以向合作社申请,然后合作社去找农机局,说我们合作社需要哪些方面的农机具,由合作社出面农民拿到的补贴多一些,由农民自己出面拿到的补贴少。”就在不久前,梁兴晟的合作社申请升级成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希望得到更多的农机补贴。
梁兴晟:“需要很多,像现在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我们现在特别难找,我们也希望有大型的春耕的耕种的,还有一些大型的旋地的旋耕机,但是还是由一些问题,资金方面问题还是很大的,我们今年申办了,但是还需要政府来批”。
不断增加的农机成本,正在成为农民扩大生产规模的牵绊。今年起,黑龙江省首次按国家相关方案实行“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模式,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直接发到农民“一卡通”里。黑龙江省农委农机局局长郑连邦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切断农机干部与经销商的联系,预防农机补贴中的贪污腐败现象发生。
郑连邦:“使真正想买农机的农民的中签率提高了,还有就是切断了和经销商的联系,使农机干部在廉政上更加得到保障”。尽管新的购机补贴模式,杜绝了农机生产企业故意抬高价格、地方官员套取侵占农机补贴的现象。但不断攀升的农机价格仍让多农民望而却步,相对于旺盛的农机需求,农机补贴的力度仍显单薄。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农业机械化将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未来农资补贴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农机补贴规模、成效、特点、未来发展方向 种子、化肥、农机等农资价格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种粮收入。
生产资料价格的不稳定正一点点逼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如何让农资成为农业现代化路上的有力保障,而不是牵绊,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看来,最终还是需要国家加强监管: “首先控制农资的价格,取得合理的利润不应该获得暴利。比如说农资的生产环节应该控制利润率,减少中间环节。 另外,农资的质量要靠国家监管,一旦出现了坑农害农、制假贩假这样的行为应该严厉的打击,而且对农民的赔偿要严格的执行赔偿制度,让他们制假贩假的企业倾家荡产,政府在这方面应保护农民的利益这只能通过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