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一见玉米就踏实"(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顾仲阳 狄 雪  浏览次数:375
 

一见玉米就踏实(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⑨)

——记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者、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13日   06 版)

 

  今年77岁的程相文(见图。资料照片),用50年的时光,只干了玉米育种一件事。但他先后选育出了12个国家和省审定品种,其中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70多亿元。

  1963年7月,中牟农校大专毕业的程相文被分配到偏僻的河南浚县农业局原种场,成了一名农技员。乡亲们手捧干瘪的玉米粒问他:“俺这黑油油的土地咋只能打百十斤玉米,你这个大秀才能不能想个法子,让一亩地多打几十斤?”

  “一辈子忘不了当时老百姓期待的眼神。”于是,程相文便开始投身玉米育种。

  育种先找种,地域差别越大,杂交优势越强。1964年初,程相文开始寻访全国10多个省50多家科研单位,每找到一种玉米种都如获至宝。一次,他出差去吉林省公主岭市,发烧晕倒在候车室。被救醒后,当发现400多粒玉米种子还在时,他笑了。

  说起这些育种过程的艰辛,老程却说:“这没啥,再苦再累我一钻进玉米地,一看到玉米,就有种说不出的踏实。”

  育出一个“国字号”玉米品种,一般需要15年左右。为加快选育速度,从1964年秋开始,程相文踏上海南育种之路,过起了“候鸟”生活,50年间繁育和推广了39个玉米新品种,被育种界誉为“种子加速度”。

  早期南繁育种的艰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花粉存活时间仅有6个小时,授粉必须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进行。这时的海南三亚,地表温度可以轻松达到40多摄氏度,当地的黎族老乡都躲在家里不出门,可程相文他们依然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有一次,他在地里干活突然晕倒,醒来后送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胃穿孔。

  这些艰辛在老程眼里不算什么。“老百姓多打了粮食,增加了收入,我比什么都高兴。” 程相文还清楚地记得农民用了他第一年从海南带回的玉米杂交种子,亩产从100多斤提高到700多斤时的高兴劲。

  因为玉米,程相文失去了很多。父母去世,他不能送终;女儿生病,因为不在身边,导致女儿落下小儿麻痹,终生残疾;妻子病危,因为在甘肃制种,最终没能赶回家见妻子最后一面,伤心愧疚的老程只能到试验田里对着一株株玉米哭得昏天黑地。

  可是因为玉米,老程也收获了很多。他主持承担的国家星火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育种奇迹。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