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中国种业“好声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2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259
 

    “现有育种科研机构与种子企业结合得不紧密,育种科技人员的业绩评价脱离实际,研究所办企业机制不灵活,很难做大做强,亟须深化体制改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方智远说。

    “随着玉米种子‘先玉335’等国外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快速推广,中国进入单粒播推广时代,这一技术革新彻底颠覆了中国农民的传统种植方式,改变了中国种业经营模式和育种方式,目前我们缺少新型种子资源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等核心竞争力,这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解决的问题。”

    ——河南省浚县农科所所长、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名誉院长程相文说。

    “种业改革的制约因素除了体制机制外,还有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观念,以及部门、单位、个人利益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希望尽快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促进我国产业化种业公司的发展。”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登海说。

    “要着力打造现代种业体系,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和部署,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的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作为民族种业发展的‘领头雁’。同时,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切实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促进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依法有序向企业流动。种业作为高科技产业,必须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顾问、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理事长张海银说。

    “过去虽然也提倡产学研结合,但成效不大,主要是没有联合的公共平台,还是各干各的。去年底,国务院文件提出,要建立育种科研平台,打破院所和企业界限,联合国内研发力量,建立科企紧密合作、收益按比例分享的产学研联合攻关模式,这对于促进我国种业的快速发展,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油菜遗传育种学家傅廷栋说。

    本报记者王澎整理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