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预报:2014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22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395
 
  
植物病虫情报
  
 
 25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4718


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7
15-1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召开了2014年下半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20个玉米主产省(区、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和玉米产业体系专家,在总结玉米前期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玉米病虫害发生基数、玉米耕作栽培方式及作物布局,结合未来气候趋势预测等因素综合分析,对2014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做出了预测。
一、玉米前期病虫害发生概况
    玉米前期病虫以玉米螟、二代粘虫、二点委夜蛾、地下害虫、蓟马、粗缩病和纹枯病为主,总体为中等发生,程度接近上年,发生面积3.1亿亩次,玉米虫害发生2.8亿亩次,玉米病害发生3000万亩(各病虫发生面积见表1)。
一代玉米螟在东北、华北、黄淮、西南等地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5900万亩,目前除黑龙江和吉林外,大部地区已过发生为害期。二代已在江南、西南等地发生。
二代粘虫在玉米田共发生4100万亩,轻于重发的前两年,但高于2001-2011年的平均值。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局部田块出现严重受害现象。
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夏玉米区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300万亩,虫口密度和为害程度总体重于前两年,但轻于2011年。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和中部的局部田块发生较重。
地老虎、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在黑龙江、吉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宁夏、新疆等地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
蓟马在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中等至偏重发生。
二代棉铃虫中等至偏重发生,在黄淮海夏玉米上为害逐年加重。
双斑萤叶甲在山西、陕西和宁夏等地局部地区中等发生。
      玉米病害发生程度与去年基本持平。纹枯病在西南大部中等发生,粗缩病在黄淮海地区偏轻发生,矮化病在东北局部地区为害加重。
二、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一)发生趋势
预计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发生程度略重于常年,7月下旬至8月底为各种病虫危害盛期。
1.发生种类和面积
玉米中后期病虫以钻蛀性、食叶性、刺吸性害虫和叶部病害为主,其中,三代粘虫在黄淮局部地区仍有偏重发生的可能;玉米螟(二至三代)、棉铃虫(三至四代)、蚜虫、大斑病、小斑病和褐斑病将普遍发生、且危害较重;叶螨、双斑萤叶甲、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纹枯病、茎腐病、灰斑病等将在部分地区造成一定危害。预计全国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9.1亿亩次,虫害6.1亿亩次,病害3.0亿亩次(各病虫预计发生面积和重点区域见附件表1)。
2.发生程度和重点区域
1)钻蛀性害虫。一代玉米螟在东北北部中等至偏重发生;二代玉米螟在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偏重发生,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大部为中等发生,黄淮地区偏轻发生;三代玉米螟在河南、天津偏重发生,华北、黄淮其他地区中等发生;三至四代棉铃虫在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和安徽偏重发生,华北、黄淮和江淮的其他地区中等发生。
2)食叶性害虫。三代粘虫在东北、华北、黄淮、西南、西北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可达偏重发生。双斑萤叶甲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将中等发生。
3)刺吸性害虫。蚜虫在东北、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偏重至大发生,大部地区中等发生。叶螨在西北大部和华北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在东北、华北大部偏轻至中等发生。
4)病害。大斑病在东北偏重发生,华北北部中等发生;小斑病在东北、华北、黄淮、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中等发生;灰斑病在西南、东北局部地区中等发生。此外,丝黑穗病、纹枯病、瘤黑粉病、茎腐病等在局部地区也将造成一定危害。
(二)预报依据
1.常发性重大病虫基数接近常年
二代粘虫全国见虫面积4100万亩,比前两年减少约33.9%,比2001-2011年平均值高16.6%,发生面积仍高于常年。发生较重的有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南、贵州、云南等省的局部地块。防前各作物田百株虫量,内蒙古凉城、察右后旗20-150头;河北永年100-700头;河南焦作、新乡、鹤壁、开封市、驻马店等地6-14头,最高达500多头;山西汾阳、孝义、应县100-500头;千阳县平均为60头,最高361头;湖南邵阳500-1000头,最高达4000头,芷江1420-8700头,最高过万头;贵州习水、桐梓、遵义平均20-300头,最高达1000-2500头。防治后各作物田每平方米加权平均残虫量,贵州为50头,云南为10头,黑龙江、内蒙古为1-2头,其他省份都在1头以下,大部省份平均残虫量均常年平均值有所下降。
各省(区、市)统计一代玉米螟平均百株活虫量,辽宁、为33头,河北、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为10-20头,吉林、内蒙古、山东、北京、山西、河南、安徽、陕西、新疆都在9头以下。与常年平均值比,宁夏增加80%,河南、安徽、江苏、新疆、四川、云南、贵州接近,吉林、山东、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减少22%-80%
目前,玉米大斑病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开始发病。大部地区发病时期早于2013年,接近大发生的2012年,比常年早7-10天。黑龙江齐齐哈尔部分地块病株率达50%;内蒙古鄂尔多斯一般病株率5%-10%,严重的85%;河北承德县平均病株率10.3%,最高病株率70%;山西忻州、大同一般发病株率1%-2%,最高5%
2.玉米品种和种植制度有利于多种病虫害发生
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大且连年单一种植,抗病虫品种少,秸秆还田、密植、免耕浅耕、轻简栽培等耕作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利于病虫孳生。同时,玉米生长后期植株高大、田间郁闭,生态条件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3.未来气象条件对大部地区玉米病虫发生有利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7月份,东北地区北部、华北东部、内蒙古东部、黄淮东北部、西南地区南部等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且未来十天,西南地区东部及东北大部降水偏多,有利于以上地区玉米螟、粘虫、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等喜湿性病虫发生危害。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等地区降水偏少2~5成,有利于这些地区蚜虫、叶螨、双斑萤叶甲等喜旱性害虫的发生。(病虫害测报处供稿)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