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文自成:记我国著名旱地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
——记我国著名旱地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
□ 本报记者 史俊斌 实习生 蒋冲亚
在陕西乃至我国整个育种界,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的名字,那是响当当,没的说!在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周边地区,更有“要打粮,找老梁”式家喻户晓的口头禅。
梁增基,生于1933年,广东高州人,1961年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利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从此便扎根于此。如今,当年风华正茂的27岁小伙子已发霜染鬓,进入耄耋之年,但他却仍然退而不休,继续从事着自己钟爱一生的小麦制种事业。
今年6月,陕西省咸阳市科技局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市科技系统内全面学习梁增基同志先进事迹。7月7日,中共长武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学习梁增基同志先进事迹并授予其“科技创新标兵”荣誉称号,同时奖励其“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10万元人民币,而老梁却当场决定把钱捐给了长武县的留守儿童们。
创新不止 文著黄土
在农业专家眼里,老梁总是在创造奇迹——他改变了渭北旱塬传统的种植模式,解决了旱地小麦的锈、冻、倒、旱、筋五大难题;他育成的“7125”、“702”、“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长武131”、“长航一号”达到三个国审、四个省审;他培育的小麦品种推广后占到全国旱区9000万亩的25%以上,增产25亿公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
1961年,梁增基刚刚从西农毕业,响应中央“到农村去”的号召,孑身一人来到陕甘两省交界的国家级贫困县——长武报到上班。南粤籍的大学生进了北方偏僻小县的农技站,成为长武县全境鲜有的知识分子。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渭北地区,冻、旱、涝、锈、倒、黄矮病等常发生,正是多灾困苦的岁月,长武十年平均小麦亩产才61.1公斤。梁增基用一年时间跑遍了长武的山山水水,发现“种子问题”是主要症结。他一边从调查研究入手,总结提高当地传统农业技术,一边到处发信,进行引种试验。但是,直到1973年,渭北洛川的群众还在高呼古老低产的品种“红秃麦万岁”,就因为引进的品种过不了“冻害”、“锈病”、“黄矮病”和“对干旱肥力不适应”四道难关,梁增基也碰了一连串钉子。当时他引进的“华北187”等品种正拟推广时,却遭遇了1964年流行的锈病,连麦秆都成了一把灰,他差点掉出了眼泪。“没办法,只能自己育种。”梁增基说。
育种如育人,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他写信去函给全国各地科研单位要种子、要数据,整地划区,拉行开沟,100多个品种各式各样地撒在了他的试验田里,从下种、锄草、施肥、防虫、立标、建档,梁增基一刻也不停歇;扬花、抽穗,梁增基点点滴滴都记在心里;就这样株株过目,个个挑选,单打单收,地畔当枕、地面做床,梁增基一切亲自动手,从选材、杂交、收获、脱粒都是亲力亲为。冬天,实验室里像个冰窟窿,他经常边哆嗦边写材料;夏天,地里蚊子一抓一把,可他看着麦子分蘖傻傻发笑……
10年磨一剑,1971年,经过上万次的试验,梁增基所培育的条锈免疫、抗冻、抗旱、丰产“7125”“702”终于成功!长武小麦从此亩产首次跨越了100公斤。
“是梁增基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在推广区阻断了小麦锈病南北传播的道路。”杨凌西农大小麦专家们对此十分感慨。“旱原小麦创奇迹,吃粮想着梁增基”、“南有袁隆平、北有梁增基”……梁增基不仅彻底改变了渭北人的吃饭问题,也用艰辛的育种换来了最朴素的感谢。
在育成多个推广品种之后,为缩短育种周期,多育新品种,他独创用异源、高强度多抗性和多品种复合杂交法,结合用幼嫩种子低温催芽春化后作夏季自然加代以及用早播扮孽移栽扩繁法,加快育种进程,将本来需要十几年也很难完成的复杂工作,仅用8年时间就育成了综合性优良、多抗、高产、较优质的“长武134”小麦良种。
探索永无止境,以“长武134”为基础进行小麦品质改良工作,梁增基大胆地将水地品种的抗性和油脂性引入旱地品种,让旱地小麦长出了水地的气势。于2001年育成优质多抗高产的小麦优良品种“长旱58”,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被列入国家农业部863计划和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开发。在陕西渭北、甘肃南部、河南、山东等地推广。2009年元月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小麦育种中,抗旱与抗倒伏是一对历来难以克服的矛盾。梁增基选用高秆抗旱品种同矮秆大穗大粒多抗性好以及农艺性优良的三个品种进行复合杂交,并大量扩大群体,他确立了100多个杂交组合,在优良的组合中种植近千个株系上亿粒种子,在严重干旱和特殊多雨年份强化选择。在他的试验田里,一垅垅田畦,一个个标签令人眼花缭乱。田间选株,室内选粒,对照亲本和目标考察后代的遗传性,对照多年气候考察其性状的稳定性,周而复始,在选择与淘汰中找寻着每一个惊人的瞬间,抗旱又抗倒高产的“长武131”就是在这样的辛劳中诞生的。经测定,“长武131”的根深达3.4米,茎壁较薄,茎秆半矮,旱涝成熟度好。
老梁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一辈子从事科研工作,不怎么喜欢书写和发表各种论文,和农民常年打交道惯了,只喜欢实打实,我已经把我的论文全部写在大地上了!”
扎根旱塬 乐守清贫
用取土钻钻上2米深,抓一把土,就能看出来年的收成。半个世纪的科研实践,梁增基对渭北旱塬的气候和土壤结构了解透彻,长武群众形象地称他为“土地公”。
梁增基研究了旱地小麦水分生产潜力和氮磷配合的肥料利用率,提出了“促进旱作高产品种利用深层水的旱地高产法”,写有8篇论文登在省级刊物上,并提出了“施肥按纯肥公斤来推算,氮6磷5钾4合理配,播前机耕一次施,想要麦胖增厩肥”和“麦茬留高防径流,晚翻合墒紧耙耱,来年丰收看今秋雨,一米半墒好定措施”等一系列技改措施。他每年给县上写1—2份生产技术论证报告,提供技术咨询,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根据已改造的技术,先后编写了《长武县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和《长武县小麦平均亩产200公斤栽培管理技术规范》墙贴表,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印发推广。小麦高产之后,群众单一种麦,年年连作,造成小麦全蚀病和杂草恶性漫延,严重阻碍着高产品种高产作用的发挥;为了结合轮作给高产开路,他又创造了“地膜高产油菜”结合芋麦烟麦轮作,也首次解决了将甘兰型油菜北移的问题。
老梁在长武53年,历届的县委书记都拜访过他。有一位县委书记说过:“长武地里种什么,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收,我们都听老梁的。”
老梁65岁以前每次上省、市开会或办业务,都是搭乘公共汽车,住旅馆是最低价的。从1979年以来,他四处奔波多方努力,亲自动手,由国家投资20万元,建设起目前有1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试验基地,许多设备都是他将省上给的少量育种费一点一滴节约下来而购置的。
咸阳市科技局局长张璞波告诉记者,“育种就是老梁的天,老梁这辈子有三不离:不离农民、不离种子、不离土地”。
上世纪70年代,陕西农科院得知他在育种方面有所突破时,强力调他,老梁硬是不去。许多科研单位和粮食企业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可老梁照样婉拒。
“放着要啥有啥的地方不去,偏要在这熬,图个啥啊?!”事实上,和他1961年到长武的18个同学都已经远走高飞,飞黄腾达,有的已经从政身居高位,有的已成为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可老梁却不羡慕。“要想挣钱和图名就别育种,要育种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辛苦。”
对于老梁来说,工作中从来没有节假日,不分白昼和黑夜,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坚持工作岗位。直到36岁才晚婚成家的他,1970年爱人生孩子时,他仍坚持在试验地搞杂交;1984年夏,他老母亲去世时,他刚好在外出差,等得知消息,潸然泪下,他站在渭北旱塬之上,向着家乡方向,遥祭母亲,然后忍痛参加夏收;1987年春节,别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他却一人跑了14个村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埋头撰写《小麦苗情分析及当前管理意见》,8月份,当他为市秋播会议赶写小麦技术规范时,终因劳累过度,昏倒在地,稍微好转又出现在育种试验的田间地头。
记者问他:这么多年,您就没有回过家?老梁一愣,说“这不就是家么,长武就是我家。”原来,自从离开家乡来陕西读书,老人一辈子就回去了4次。
这正是“为得一畦春韭绿,不见十里稻花香。昨日田间身影忙,转眼双鬓已成霜”。梁增基把一生留给了黄土地,留给了渭北旱塬一畦畦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