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打假在行动] 新疆:品种清退,不是终点是起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1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168
 

 
    2014年4月30日,本报曝光新疆伊犁种子市场乱象。
 

 
    2014年5月5日,本报报道伊犁州种子“品种鉴定权”问题。
 

 
    2014年7月28日,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停止推广的农作物品种进行公示。

    石亚楠

    7月27日,新疆农业信息网上挂出品种退出公示,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决定,停止推广90个作物品种。其中包括6个小麦品种、6个水稻品种、10个油葵品种、53个玉米品种、2个大豆品种和13个棉花品种。

    据了解,此次大规模的品种退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一些老品种,出现了品种缺陷或种性退化现象,已经不再适应生产推广的需求,品种审定委员会建议退出或企业主动要求退出,如“新玉14号”玉米;二是一些侵权、套牌的品种,比如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审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给予换证的“金早1号”玉米;三是虽然已经通过品种审定,但是无法提供标准样品的品种,品种审定委员会按照规定予以公示退出。

    此次品种清退,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规避套牌,规范市场,因此可以视为种子管理部门在打假行动专项年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对新疆种业秩序的规范有积极意义。通过清退,原来多、乱、杂的种子市场得到了有序的梳理,一些过时的品种不再进入流通,侵权、套牌的品种被逐出市场,农民的良种选购权得到保护。可以想见,未来一年农民走入市场选种时,或将少一分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多一分踏实放心。

    不过,一些行业人士也指出,品种清退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要建立一个长期健康有序的种子市场,离不开种子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如何保证已经退出的种子不再“变着花样”出现在市场上和农民地里,如何保障进入市场的都是真种子、好品种,如何让农民挑种子时不再存有“撞大运”的侥幸,如何让“好进劣出严审定”成为种子市场的常态,种业前行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净化种业市场,不仅需要种子企业的自律创新,更需要种子管理部门的积极作为。2014年是打假行动专项年,农业部联合其他部委重拳出击,使得套牌、侵权行为猖獗的种子市场秩序得到好转。持续高压打假,身处其中的种业人都强烈地感觉到了政策带来的利好。

    今年的打假风暴收效好,还与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此次种类多、数量大的品种清退中,有9个玉米品种均是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审定未满2年即退出,跟此前媒体曝光伊犁种子市场乱象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农民日报》和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相继曝光伊犁种子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侵权套牌种子,引起农业部种子管理局高度重视,对于督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查处力度、清退问题品种、确保种业市场秩序规范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眼下,种子销售季节结束,打假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除了新疆,吉林、四川等省份也相继发布了一些品种退出的公告。一些工商、公安的执法人员说这半年多来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如何联合执法,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形不再无例可循。各方面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不仅为下一季种子市场的干净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为种子市场从“常治”到“长治”的根本性转变开了个好头。品种清退,不是终点是起点。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