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走渐红的“爱兰号”——记甘肃省马铃薯种薯繁育专家周爱兰和她的爱兰种业
本报记者秦 娜 实习生刘亦凡
提起周爱兰,在定西马铃薯种薯行业里几乎无人不晓。
当年,她首开定西科技人员创办企业的先河,从平凡的科技工作者华丽转身为一名企业家,十几年起起伏伏,如今,昔日20余人的育种作坊已成长为全国知名的种薯供应商,每年带动优质马铃薯种植户10万户,推广脱毒种薯面积150万亩,使户均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她选育出的“爱兰1号”更是越来越红,在山东、内蒙古等马铃薯主产区广泛种植。
7月30日,记者走进甘肃爱兰马铃薯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聆听周爱兰的种业之梦,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
科技人员创办实体第一人
奔走在安定区香泉镇生产基地的原种种植大棚间,周爱兰一边用手机联系各种业务,一边叮嘱工人尽快分拣种薯。基地负责人李富仓开玩笑抱怨说:“你要求太严了!不准起虫,不准起病,不准有杂草……给你干活太累了!”周爱兰笑道:“把坏种子给农民,农民骂我们呢!”
作为爱兰种业的创办者与法人,周爱兰每天辗转于各个基地与实验室之间,用这种严苛的态度控制着种薯的质量。而这样的奔波,已经持续了14年。
1992年从甘农大毕业后,周爱兰被分配到通渭县农技站上班。彼时,马铃薯在定西还只是农民的口粮,品种单一、产量低,远未形成产业。
1996年,“洋芋工程”作为重点惠农项目在定西上马,周爱兰被抽调到项目组,与众多科技人员一同为马铃薯的增产进行科技攻关。
转折始于2000年,这一年,国家开始试点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创办实体,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经济成果转化。
一面是手中的稳定“铁饭碗”,一面是脚下未知的创业路,周爱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利用参与马铃薯项目时积累的“实战”经验,注册创办了甘肃爱兰马铃薯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定西市科技人员下乡创办实体第一人,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经多方筹资,周爱兰终于建起了实验室和基地,依靠推广脱毒种薯技术、扩繁优质马铃薯种薯,第一年,公司就有了几万元的效益,这“第一桶金”带给周爱兰莫大的信心。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实验基地从70亩发展到两万余亩,遍布定西各县以及靖远、平凉等地。走出定西的爱兰种业逐渐成长为全国马铃薯种业先进企业,扩繁的十个薯种品系因质量高、实用性强,行销我国各大马铃薯主产区。
周爱兰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政策机遇和个人努力,她说:“科技特派员创办实体,将科研与效益挂钩,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速了成果转化,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
令人骄傲的“爱兰号”
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就要追求科研成果;而对一名经营者来说,就要追求市场,周爱兰恰好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短短十几年,她陆续选育出了“爱兰1号”和“爱兰2号”。如今,一提起这两个用自己名字命名的种薯,周爱兰满脸自豪。她说:“这种成就感是我以前从未体验过的。”
早在公司创办前,通过大量市场调研,周爱兰就将目光瞄准了沿海及东南亚的高端市场,这一准确定位成就了后来的“爱兰1号”。“爱兰1号”属于早熟型品种,形状好、“黄皮黄肉”,在满足沿海一带饮食和消费习惯的同时,又具有抗病、高产等特点,2006年在山东一经推广,就受到农户的广泛欢迎,一时间供不应求。目前,“爱兰1号”除供应全国其他马铃薯主产区外,也在我省陇南、白银、河西等地区大面积种植,平均增产量达到每亩千斤,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
受到“爱兰1号”成功的激励,公司很快就开始着手为甘肃农户与消费者“度身定制”更适应本土需求的“爱兰2号”。极早熟品种“爱兰2号”具有抗病、抗旱、高产的特点,从3年的实验种植情况来看,最高亩产可达万斤,目前科技部门正在对其进行审定。“将来如果大面积种植,一定会为农民增产增收。”周爱兰充满了信心。
与许多农作物一样,马铃薯选育工作复杂、繁重。要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品种中找到符合地区自然条件与市场需求的品种,需要长时间细致的观察和反复的实验。许多研究者甚至终其一生也无法选育出能够推广的良种,每次说到这些,周爱兰总谦虚地说:“我比较幸运。”
“幸运”的背后,是周爱兰对科研的热爱与重视。位于公司三楼的种源室堪称整个公司的“核心”,这里保存着上千种种源,每年从这里精挑细选的种源,将会进入专门的实验基地进行不间断的选育。就连公司楼下的花坛也被种上十几种种苗,周爱兰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各种生长指标。据估算,公司每年的科研投入超过一百万元,这在同类民营企业中,并不多见。
规划中的现代化农场
在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中,周爱兰看到了现代农场的生产优势。在她眼里,目前公司拥有的几个大型种植基地还远够不上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要求。为此,她赴欧洲等地进行参观学习,积累了许多现代化农场的生产和管理经验,发展现代农场也已提上公司的议事日程。
“发展现代农场后,公司的种薯生产将大有改观。”周爱兰说,她以“爱兰1号”为例,向记者介绍,做种薯,要经过试管苗-微型薯-原种-一级种这一漫长过程,由于公司现在扩繁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当地农民对一级种的需求,很多农民手中的种子其实是由公司发往外地的微型薯繁育出来的。今后,如果公司建起现代化农场进行就地繁育,不但能提高原种的质量,还将大大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在周爱兰看来,未来,在人少地多的情况下,必须综合各种科技手段进行大规模生产,这种现代化农场模式也将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
关于公司的未来,周爱兰还有很多想法。她说:“科技人员创办企业,就要发挥自身优势,要有科研产品,要时时创新,否则就会失去竞争力。”
今年,定西遭遇大旱,望着成片成片打蔫儿的种苗,周爱兰心急如焚,四处奔走安排灌溉。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她也会抱怨做农业太累,永远有操不完的心,但所有人都知道,她爱农业,也离不开农业,她还将和她的团队奔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