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 农民日报 》[前沿聚焦] 如何拯救杂交水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187
 

 

    制图:吴狄
 

 
    制图:李飞(数据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C两优华占品种示范田。宋修伟 摄


 

    拯救杂交水稻

    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带着他的杂交水稻引领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一时间,杂交水稻推广至20多个国家,种植面积近亿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与和平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眼下,我国正从几千年来的传统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转变,这种转变对水稻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造成了巨大冲击。拯救杂交水稻,迫在眉睫。

    ——编者

    本报记者 宋修伟

    数据显示,近年来,杂交水稻品种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年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数由2002年的46个增加到2004年最高的59个后逐年下降至2012年的29个;年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数由早期的9个左右下降到目前每年1个;从2007年起就未出现过1000万亩以上的品种。杂交稻主要推广品种的单个品种年均推广面积由1993年的213.3万亩,大幅降至2012年的37.4万亩,降幅高达82.5%(见上图)。

    “拯救杂交水稻!”是记者8月26日在“C两优华占”长江上游品种示范会上听到最多的提议。其实,早在三年前,湖南农业大学陈立云教授就发出了拯救杂交稻的呼吁:要把拯救杂交稻当作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挽救民族种业的大事来抓。

    “拯救杂交水稻是一个系统工程,非几个人、几家单位力所能及。要有政策支持;要找准阻碍杂交稻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术关键,开展多学科协同创新攻关;要加强多部门、多行业的密切配合,在顶层设计框架下,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陈立云说,“只有这样,杂交水稻才会重新焕发青春。”

    是什么阻碍了发展?

    昔日优势变劣势

    过去,我国杂交稻能够成功应用主要归结于产量优势(一般能增产10%以上)、种子价格优势(2008年以前每公斤杂交稻种子价格在12元以下)、育秧技术优势(杂交稻大田用种量只有常规稻的10%~20%)。

    如今,随着优质高产常规稻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杂交稻与常规稻的产量差异正在缩小,目前生产上种植的一些高产常规早稻品种其产量已接近杂交早稻水平;由于劳动工价大幅上涨、种子公司高价运作、种子企业高额的研发成本等因素,杂交稻种子价格比发展早期提高了约10倍;随着直播、机插秧的迅速推广,育秧播种密度大,育秧期不会产生分蘖,必须通过增加用种量来保证基本苗,导致杂交稻大田用种量成倍增加,致使杂交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缺乏适应规模化生产的品种

    直播、机插、机收是规模化生产的主要技术。直播的最大优势是成本低,每亩节约成本200元以上;机插秧虽然比直播每亩多约100元的生产成本,但草害好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季节矛盾,通过延长品种的生育期可以增加产量,是今后重点发展方向。

    然而,直播和机插对杂交稻性状要求的最大改变是大田用种量增加和生育期变短。如果是麦茬稻,通常要求品种的生育期比传统移栽方式缩短5~10天;如果是双季稻,早稻品种的生育期要求早、中熟,晚稻品种要求生育期比五丰优308等中熟晚稻品种短5~8天。

    机收对杂交稻性状要求的最大改变是抗倒性要强,尤其是直播稻抗倒性要更强。品种一旦倒伏,除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外,机械不能收割,每亩要增加200元以上的人工收割费用。机收的普及与工价的上涨使品种的抗倒性成为农户的首选性状。

    现代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杂交稻生育期变短,造成产量下降,用种量增加,种稻效益不好。

    竞争力如何提高?

    现代农业对杂交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务之急是降低杂交稻种子价格、培育生育期适宜的品种、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稻米品质。

    降低种子价格是硬道理

    “农民希望少投入、多产出,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是种子价格要低。”陈立云说,“目前看来,依靠科技进步来降低杂交稻种子价格是行之有效的。”

    通过选育超高异交结实率的亲本大幅度提高杂交组合的制种产量和种子商用价值。陈立云育成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创5S(琼审稻2013020)和耘9S(湘审稻2012022)农艺性状特别优良,库容量已接近区试对照杂交稻的水平,具有制种超高产的潜力;柱头外露率高、活力强、亲和度好,在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情况下,异交结实率可达75%以上;开花习性受异常天气的影响小,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不会出现大量闭颖;不易穗上发芽;种子不裂颖或极少裂颖,种子芽率高且稳定。与当前大面积生产上使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比较,制种产量可提高30%以上。

    通过最佳制种基地和时段选择大幅度提高杂交组合的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两系不育系育性敏感期遇低温、育性稳定性差的三系不育系育性敏感期遇高温都可能造成杂交制种失败;抽穗扬花期异常高温干燥或低温阴雨会造成杂交制种的大幅减产;成熟收获期连续阴雨会造成杂交稻种子芽率降低,影响种子商用价值。

    培育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杂交早稻直播、机插要求品种的生育期为早、中熟。陈立云及其团队培育的早稻两系不育系9771S(湘审稻2005042)、帮191S(湘审稻2011049)和Z236S(琼审稻2013021)生育期短,早发性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制种产量较高,容易配制出全生育期110天以内的杂交早稻组合。

    杂交中稻机插一般要求品种的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用创5S配制的系列组合生育期基本都属这一类型。杂交中稻(麦茬稻)直播要求品种的生育期与天优华占相近,用耘9S配制的系列组合生育期与天优华占相当或短2~5天。

    双季晚稻机插要求品种的生育期比五丰优308短5~8天。培育的三系新不育系47A、85A所配组合生育期都有趋早的遗传特性,大多数组合在湖南长沙作双季晚稻种植,6月26日播种,7月11日移栽,8月27~28日齐穗,全生育期比五丰优308短8天左右。

    种田大户更看重好品质

    种田大户愿意种常规中、晚稻品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品质较好,与杂交稻比较,常规稻减产的部分可以通过稻谷的加价得以弥补。因此,要提高杂交稻的竞争力,不但要进一步提高产量,更要提高品质。

    2012年和2013年在长沙进行的一季晚稻3次重复品比试验中,用创5S配制的杂交组合共有24个比丰两优4号增产5%以上,增产最高的达到11.5%。大部分组合的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等优质稻品种标准。

    2012年和2013年在长沙进行的双季晚稻迟熟组3次重复品比试验中,用耘9S配制的组合共有22个比天优华占增产5%以上,其中增产幅度最大的的达到了15.0%。大多数组合的辗米品质和外观品质达到天优华占的水平,食味品质明显优于天优华占。

    2013年在长沙进行的双季晚稻早中熟组3次重复品比试验中,47A/276亩产达579.2公斤,比五丰优308增产2.4%,稻米品质与五丰优308相当。

    好品种农民信服

    “好品种是育出来的、选出来的,也是推广出来的。”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邓光联告诉记者,“拯救杂交水稻,必须要有让农民信服的好品种。”

    “杂交水稻种子生存空间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打造出更好的杂交稻品种,是民族种业企业的责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稻集团总裁阳庆华说,“对于优良水稻品种,角度不同定义也不同。有人认为投入少的是好品种、有人认为产量高的是好品种、有人认为好种好管的是好品种、有人认为异常气候稳定的是好品种。其实,归纳起来,能给广大农民带来高效益的就是好品种。”

    “此次示范的C两优华占就是高产稳产的典范,是新秀品种,是拯救杂交稻的生力军。”中国水稻研究所章秀福介绍,“该品种分蘖力强(40~65根)、中大穗、熟期适中、高温结实性好、稻瘟病抗性好、抗倒性好。”

    C两优华占——杂交稻生力军

    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穗数足(亩有效穗17~21万)、穗粒数多(穗粒数180~210粒)、结实率高(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4克左右)。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2天,比对照Ⅱ优838短0.7天。株高101.8厘米,穗长23.0厘米,每亩有效穗16.5万穗,每穗总粒数202.2粒,结实率79.3%,千粒重23.7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一般,耐冷性弱;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3%,长宽比2.9,垩白粒率18.0%,垩白度2.0%,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15.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9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4%;2011年续试,平均亩产605.8公斤,比Ⅱ优838增产4.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9公斤,比Ⅱ优838增产4.8%;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9.0公斤,比Ⅱ优838增产7.7%。

    农户产量:(详见下表)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区域:700米以下推广、700米~800米示范推广、800米以上试验示范。

    •秧龄:最适宜30天左右,最长不超过45天(矮缩病高发区用吡蚜酮防治稻飞虱)。

    •移栽规格:大肥田、阴山田9寸×7~8寸;向阳田、高塝田9寸×5~6寸。

    •合理用肥:重底肥、早追肥、适时施好穗肥。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3003。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