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品种主要指标
1 普通品种
1.1 丰产性、稳产性
常规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增产≥5.0%,且每年增产≥3.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增产≥3.0%。
杂交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品种对照增产≥10.0%,且每年增产≥6.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品种对照增产≥6.0%。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试验点比例≥60%。
1.2 品质
每年区域试验,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之和≥59.0%。
1.3 抗病性
1.3.1 花叶病毒病
人工接种鉴定,流行株系感病和高感品种,强致病株系高感品种,不予审定。
1.3.2 灰斑病
人工接种鉴定,北方春大豆区早熟和中早熟感病或高感品种,不予审定。
1.3.3 炭疽病
人工接种鉴定,高感炭疽病的鲜食品种,不予审定。
1.4 生育期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北方春大豆区比对照品种晚熟≤4.0天,黄淮海夏大豆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比对照品种晚熟≤7.0天,鲜食大豆比对照品种晚熟≤10.0天。
2 高油品种、高蛋白品种
2.1 丰产性、稳产性
常规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0.0%;杂交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4.0%。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试验点比例≥55%。
2.2 品质
2.2.1 高油品种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粗脂肪平均含量≥21.5%,且每年≥21.0%,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之和≥59.0%。
2.2.2 高蛋白品种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粗蛋白质含量≥45.0%,且每年≥44.0%。
2.3 抗病性
2.3.1 花叶病毒病
人工接种鉴定,流行株系感病和高感品种,强致病株系高感品种,不予审定。
2.3.2 灰斑病
人工接种鉴定,北方春大豆区早熟和中早熟感病或高感品种,不予审定。
2.3.3 炭疽病
人工接种鉴定,高感炭疽病的鲜食品种,不予审定。
2.4 生育期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北方春大豆区比对照品种晚熟≤4.0天,黄淮海夏大豆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比对照品种晚熟≤7.0天,鲜食大豆比对照品种晚熟≤10.0天。
3 鲜食品种
3.1 丰产性、稳产性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3.0%。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试验点比例≥55%。
3.2 品质
每年区域试验,口感鉴定为香甜柔糯型,每500克标准荚数≤180.0个,标准两粒荚长≥5.0厘米、宽≥1.3厘米,标准荚率≥68.0%。
3.3 抗病性
3.3.1 花叶病毒病
人工接种鉴定,流行株系感病和高感品种,强致病株系高感品种,不予审定。
3.3.2 灰斑病
人工接种鉴定,北方春大豆区早熟和中早熟感病或高感品种,不予审定。
3.3.3 炭疽病
人工接种鉴定,高感炭疽病的鲜食品种,不予审定。
3.4 生育期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北方春大豆区比对照品种晚熟≤4.0天,黄淮海夏大豆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比对照品种晚熟≤7.0天,鲜食大豆比对照品种晚熟≤10.0天。
附录:大豆品种类型
1 高油品种
粗脂肪含量(干基)≥21.5%的品种。
2 高蛋白品种
粗蛋白质含量(干基)≥45.0%的品种。
3 鲜食品种
食用青荚的专用品种。
4 普通品种
未达到高油或高蛋白指标要求,且粗脂肪含量(干基)与粗蛋白质含量(干基)含量之和≥59.0%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