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我国水稻育种:后继有“人”接班品种成主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2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279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杂交三系配套)

 
 
    谢华安院士(汕优63、明恢63等)

 
 
    颜龙安院士(籼型水稻不育系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

    近20年来,水稻主要品种推广呈现品种数量明显增加、单个品种的年均推广面积显著下降、常规稻推广区域窄,杂交稻推广区域广、大面积推广品种数量减少、两系杂交水稻快速发展等情况。

    亮“家底”

    长江上游稻区。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Ⅱ优838——高产稳产广适性品种、冈优22——中迟熟大穗型杂交中籼。

    长江中下游稻区。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汕优63——推广时间最长应用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两优培九——第一代两系杂交稻的代表性品种、金优207——早熟优质杂交晚籼品种、丰两优1号——优质两系杂交稻品种、新两优6号——早熟优质两系杂交稻品种、Y两优1号——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天优华占——高产优质广适的杂交稻新品种。

    华南稻区。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天优998——优质高产杂交晚籼品种、五优308——高产优质广适型杂交晚稻品种。

    东北单季稻区。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空育131——抗寒优质常规粳稻品种、吉粳88——优质抗病常规粳稻品种、龙粳25——高产优质抗病常规粳稻新品种。

    黄淮稻区。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武育粳3号——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种、徐稻3号——优质多抗常规水稻品种、宁粳4号——高产抗病常规粳稻。

    审定品种和苗头品种预测

    长江上游稻区。近几年,国家审定的C两优华占、宜香优2115、F优498有望推动长江上游稻区新一轮品种更换,成为长江上游稻区的主导品种。

    长江中下游稻区。Y两优1号、扬两优6号、丰两优一号仍将在较长时间内是长江下游稻区的主推品种,天优华占的推广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中嘉早17、隆两优华占、Y两优900、4H优518等几个品种在生产或试验中已显示出较大潜力,有望较大面积推广,有可能成为该稻区的重要搭配品种甚至是接班品种。

    华南稻区。天优华占,成为国家区试华南早籼组对照品种,适宜在本稻区广东中南及西南,广西桂南和海南稻作区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该品种熟期较早,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较好,有望成为本稻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深优9516,广东省审定,适于在粤北以外区域作早晚稻种植、粤北韶关作晚稻种植。该品种丰产性好,抗稻瘟病,品质优良,产量、品质、抗性综合性状协调较好,推广面积已达百万亩以上,有望成为广东乃至华南的主推品种。

    东北单季稻区。龙粳31,常规粳稻品种,正在逐渐成为黑龙江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该品种熟期适中,高产稳产,米质优,为空育131替代品种。2012年推广面积700万亩,2013年突破1000万亩,未来推广面积还将快速上升。五优17,2013年国审杂交粳稻品种,该品种突出特点是产量高、试验产量年均超过对照品种10%以上,且稻米品质达到国标2级,适宜在吉林省中熟稻区、辽宁省东北部、宁夏区引黄灌区种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几年推广面积有望大幅上升。

    黄淮稻区。苏秀326,2013年通过国审的常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米质国标3级,突出优势是同时抗本稻区主要病害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推广种植。预计该品种在黄淮稻区有较好的推广前景,有望在今后得到大面积推广。

    看趋势

    一是强化育种材料创新,加强遗传累赘研究,促进突破超高产育种的瓶颈、不断提高水稻单产,选育更多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于一体的优良品种。二是更加重视品种安全性,一方面针对稻瘟病等主要病害开展抗病性育种,利用高新技术培育新型抗性品种;另一方面加快选育耐高低温、抗旱、耐涝等抗逆水稻品种,确保大面积的高产稳产。三是关注市场需求,更加重视品种易制种、种子耐储藏等性状筛选,选育具备熟期适宜、抗倒性强、不易落粒等性状、适合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特性的水稻品种。四是进一步改良水稻品种品质,加大资源创新,通过双亲品质同步改良,培育高档优质杂交稻组合;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抑制镉等重金属吸收和转运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确保大米食用安全。五是突破杂交粳稻技术瓶颈,重点选育广亲和系,充分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提高优势水平,增强广适性;选育高异交率不育系,提高制种产量和纯度,降低杂交粳稻种子生产成本。六是加强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加快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通量分子标记检测技术等“绿色安全”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与转化利用,大力发掘与高产、优质、多抗性状紧密连锁的基因。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