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毕晓哲:应该让坑农害农的假种子“断子绝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18  来源:齐鲁网  作者:毕晓哲  浏览次数:218
 

  当下,正值秋种时节,有群众举报,河南省唐河县种业市场套牌、套包、制假现象严重。13日记者在实地采访时发现,十万斤假种子藏身于某国有种子站。该站拒不配合,门前的一把普通门锁,挡住了当地多个执法部门。(10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假种子事件近年来屡屡发生,有关将假种子卖给农民,导致各种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几千亩、甚而上万亩的绝收事件,频繁见于报端及各大论坛。2004年辽宁省红庙子乡因为种植了2200亩“9798”水稻,结果有一半绝收,其余至少减产50%到60%,经济损失巨大。当地农民欲哭无泪,一些望着减产绝收稻田的村民则一把火把稻子全部烧掉。2007年,内蒙古林西县10户农民从一家种子公司买了洋葱种子。种植过程中,葱苗长势缓慢、还不抗病。后经有关部门确定,这10户农民买到的是假种子!通过相关途径认定,损失达到80多万元。2011年,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1200多户农户今年却面临颗粒无收、无稻可割,面临完全减产的尴尬局面……

  类似事件一而再,再二三的发生,不难给人以一种质疑:为什么此类“假种子”屡试不爽?在我看来,根源还在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失职。农民并不具有鉴定种子真伪的本领,而且,绝大多数“假种子”的来源就是正规的国家提供的“良种站”,就像上述河南唐县十万斤假种子藏身国有种子站一样,农民农户哪有识别的可能?一方面假种子的经营者卑劣而无良,其丧心病狂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另一方面源于监管的缺失,直接放大和催生了假种子。其实,真正的查处监管假种子难吗?假种子从生产、运输、储存到流通、销售,有诸多的环节,如果想查,相关部门有大把的机会。几年前,某地工商所所长因为监管假种子不到位被判刑,只是揭开了“假种子”事件中某些监管者“不作为”的冰水一角,不仅包括种子公司、下属单位、个别职工,还有难辞其咎的质监、公安等相关部门。

  在“假种子”面前,损害的只是农户,而对于市场主体和监管者,却可以变成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假种子”受惩处的机率极低,多数农民干吃哑巴亏,明年在种植上继续“凭运气”。2007年林西县10户农民购买了假洋葱种子,迄今仍在上访维权中就是明证。而生产、销售者以及市场监管者的违法成本却极低,这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上不仅充斥大量假种子,也会大量充斥“无良的奸商”。

  “假种子”近年来呈多发之势,正如“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不良的市场和不到位的监管,必然催生无良的“假种子”,而假种子的肆虐,又进一步恶化市场竞争、为下一次的“假种子”滋生蔓延打掩护、提供机会,如此之般,“假种子”近乎是一个“子子孙孙无穷匮”的结果。然而,这终归是法治之耻,是市场规范之耻,假种子可以公然藏身在国有种子站,只能说明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假种子与公权者的勾结程度之深。有关方面不妨以此顺藤摸瓜,查处背后的利益分肥问题,彻底铲除假种子的传播链条,让假种子“断子绝孙”,而不是无数次以来仅是让农民农户自认倒霉、血本无回。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