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十万斤假种子拷问监管“真执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18  来源:光明网  浏览次数:178
 

      要让迷失的公共责任坚挺起来,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对责任的追究,根本上还得给权利者赋权,让其在监督中发挥主体和兜底的作用,只有当权利者得到了尊重并具有了对权力者的决定权,那么其声音才会获得倾听,诉求才会被重视,而权利也才会获得保护。
作者:堂吉伟德

      当下,正值秋种时节,有群众举报,河南省唐河县种业市场套牌、套包、制假现象严重。13日记者在实地采访时发现,十万斤假种子藏身于某国有种子站。该站拒不配合,门前的一把普通门锁,挡住了当地多个执法部门。(10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假种之害的严重性,通过一些个案便足以证明:前不久,媒体报道了甘肃白银市靖远县的一起假种子坑农事件,由于购买了假种子,瓜农种植的近百亩西瓜除了少数被贱卖以外,其他的全部烂在地里。众多事实说明,—些种子生产、经营者法治意识淡薄,制售假劣种子坑农害农,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依据《种子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假劣种子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3种法律后果。依据监管职责划分,农业、工商和公安等部门,可以说是“铁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其中,在防止的查处制假售假的行为上,尤其要以“防止风险扩散”作为原则。以刑事责任为例,《种子法》第五十九条所指构成犯罪的指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种子从业者存在主观故意,其生产销售假、劣种子的货值达到5万元或者使生产遭受损失达2万元以上的就构成了犯罪。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就构成生产、销售假劣种子罪,对其生产销售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由于工商部门承担着流通环节的打假任务,而涉及到采取强制措施时,又应由公安部门的参与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两个部门协同配合联合执法,以防止假种子被转移,证据被损毁。然而从整个执法办案的过程来看,工商和公安两个部门存在明显的配合不力的状况,而公安部门更是存在明显的失职行为。特别明显的是,工商执法部门在进行调查之后,请求源潭镇派出所紧急增援并希望能接手案件。然而40分钟后,姗姗来迟的源潭镇派出所所长查看情况后,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便离去,导致绝大部分假种子被转移。任由假种子销售者在眼皮底下转移证物,显然不是“一把锁”的威力太大,而恰是失职渎职给了造假售假者太多的机会。

      十万斤假种子藏身国有种子站,公共管理部门的监管作为已值得拷问,然而当接到举报和协查请求之后,相关部门依然“转悠一圈”而没有立即采取措施,如此监管态度难免令人愤怒而错愕,自然假种子达十万斤也就不足为奇。近年来,各种制假售假现象严重,除了农资坑农之外,食品安全、环境治理和公路三乱等等,同样可以见到不作为和乱作为同时并存的权力之殇,并让“如何约束和规范权力”成为一个始终难以解决的命题。说到底,商业道德的沦丧,公共秩序的混乱,社会规则的异化,归根到底都是权力异化的恶果,因而欲先治理社会乱象就必须规范权力运行。

      要让迷失的公共责任坚挺起来,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对责任的追究,根本上还得给权利者赋权,让其在监督中发挥主体和兜底的作用,只有当权利者得到了尊重并具有了对权力者的决定权,那么其声音才会获得倾听,诉求才会被重视,而权利也才会获得保护。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