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粳稻育种“分子设计”落户黑龙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7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95
 

    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东北分子育种基地日前在哈尔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为农业大省黑龙江提供了重要的育种领域的科技支撑。

    该育种基地将围绕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开展水稻抗逆、耐盐碱、耐冷和高光效的研究,并进行大豆玉米分子模块解析。启动于2013年9月的中科院分子模块设计育种专项,以水稻为主,小麦、鲤等为辅,解析并获得一批调控复杂农艺性状的分子模块,建立模块耦合组装的理论和应用模型,实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模块的有效组装,培育一批水稻、鲤等初级模块分子设计型新品系(种),创建新一代超级品种培育的系统解决方案和育种新技术。

    此次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东北分子育种基地落户黑龙江,将以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开展联合攻关。目前,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已选育出适应黑龙江省栽培的优质粳稻品种“中龙香粳1号”、“中龙粳2号”等4个品种。该中心还开展了水稻资源优异性状的挖掘和利用研究,建立了北方粳稻资源数据库,提供水稻品种的性状、抗性和系谱等查询服务。同时利用中科院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改良一大批稳定的水稻优良后备品系,预计3年内可选育审定3个~5个水稻新品种;利用LED的“光配方”来精确控制水稻生长,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唐立新李丽云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